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8月12日> 总第1337期 > 10 > 新闻内容
怕得老年痴呆?经常跳跳舞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郝立晓 李嘉辰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12日  查看次数: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郝立晓 李嘉辰

  在2004年的好莱坞电影《谈谈情跳跳舞》中,饱受生活折磨的男主人公通过舞蹈,重新感受到人生的曼妙多姿。故事中的每个角色最终都和曾经的自己和解,选择张开双臂,拥抱未来。

  可见,跳舞真能让人从身到心走向健康和愉悦,益处多多。其实,跳舞不仅能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扩大人际交往、增进感情,还能帮助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哦!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韩璎教授介绍,老年痴呆并非老年人专利,有家族遗传史的人,30多岁就可能出现记忆力下降,记不住近期发生的事儿。如果是没有家族遗传史的散发病例,一般是在65岁以后发病,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大家都管它叫“老年痴呆症”。

  对于老年痴呆症的辅助治疗,跳舞能显现出它独特的功效。

  跳舞包含了节律性的运动协调、平衡、记忆、情感、社会作用、声音刺激以及悦耳的感受,可以提升感觉、运动以及认知能力。它已成为帕金森病、痴呆、超重(儿童)以及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的一种有效干预手段。

  德国神经病学专家Kattenstrothetal等通过对35位年龄在60~94岁之间的健康老年志愿者及对照组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观察,每周进行1小时跳舞活动,并对两组人群进行了跳舞前后的综合性评估,评估内容涉及生活模式、总体的认知能力、注意力、智力、反应时间(从接受刺激到机体做出反应动作所需的时间)、姿势、运动能力、触觉能力、心肺功能。

  结果发现,跳舞组在姿势、反应时间、认知、触觉、运动以及主观感觉良好方面均能获益,两组人群在心肺功能方面无变化。这意味着,跳舞在不影响心肺功能的前提下,可改善老化伴随的认知下降、反应时间等。

  澳大利亚学者Merom.D等通过对社区居住的老年人进行跳舞干预——让老人每周在舞厅跳两次舞,每次时间长约1小时。8个月后发现,相对于步行,跳舞能更好地提升社区认知正常居民的执行功能,提升了认知域的空间记忆,因而,再次证实了跳舞可改善老化伴随认知下降的结论。

  另外,中国香港学者Ho,R.T等在对201位患轻度痴呆的老年人进行跳舞干预后,得出了跳舞能延缓痴呆进程的结论。

  众多研究均对跳舞延缓认知下降给予了肯定。

  相关阅读:要判断是不是被老年痴呆症“盯上了”?不妨先做一个小测试:下面的这些情况您都有过吗?

  1、炒菜忘记放盐

  2、面对熟人叫不上名字

  3、刚读过的报纸很快忘记了内容

  4、从前对数字很敏感,现在却怎么也记不住了

  如果这些情况您存在,就要警惕是否患了老年痴呆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