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8月05日> 总第1335期 > 04 > 新闻内容
关注:一块腐乳撂倒一家
健康时报驻解放军302医院特约记者 戴 欣
发布时间:2016年08月05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驻解放军302医院特约记者 戴 欣)  关注理由:近日,有媒体报道,山西吕梁一家三口,妞妞和奶奶、三姑热了馒头,就着自制的臭豆腐当晚餐,谁知次日奶奶血压开始升高,住院后病情不断恶化。同样,妞妞的三姑也于次日出现呕吐情况,所幸的是妞妞由于食用量少,没有出现这类症状。之后,病人到北京307医院治疗。经检查诊断,78岁的奶奶和46岁的三姑,均为急性“重度”肉毒毒素中毒,妞妞则是急性肉毒毒素中毒。

  同样的情况很多,7月初就曾在四川泸州有一起一家人因吃自制臭豆腐而导致出现头晕、视物不清、干呕等症状的情况。诊断结果依然是肉毒杆菌中毒。

  什么是肉毒杆菌?他又是怎么进入我们食用的腐乳里面的?解放军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聂为民为大家揭开谜题。

  聂主任表示,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病菌,它在繁殖过程中会分泌出肉毒毒素,该毒素是剧毒物,可抑制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松弛型麻痹。

  聂主任指出,臭豆腐等腐乳制品实际上是豆腐的发酵制品,发酵是靠细菌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质分解。土法制作臭豆腐,一般是将一块块豆腐煮熟后分成若干小块再一层层置于容器中,然后封住容器口。不同的细菌分解能力不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相异。由于发酵用的细菌不同,在发酵的过程中还可加入中药材或香料,因此各家制作臭豆腐,味道都不一样。

  我国部分地区有食用自制发酵豆制品的习惯,如臭豆腐、豆豉等。这些食物容易受到杂菌的污染,如果污染肉毒杆菌,可引起肉毒杆菌中毒。而且,家里的卫生条件很难控制,还可能被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其他菌污染。聂主任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自制发酵豆制品,最好购买正规食品厂家的腐乳产品。

  温馨提示:如果看到装发酵食物的盖子已经鼓起来的话,就一定不要食用了。如果无意中食用后出现了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呼吸困难等疑似肉毒杆菌中毒的症状,应当尽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王艳琳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