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烃,通常指一类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因其多有芳香味道,统称芳香烃。此次检出的芳香烃,多来自于食品加工企业在炼油期间产生的副产品。
德国新闻网站The local介绍,芳香烃矿物油物质往往通过一些含油墨印制的食品包装纸、运输过程中接触的可再生纤维,转移或渗入原材料和食物中。欧洲食品安全署(EFSA)曾表示,芳香烃矿物油食用后在体内积存,会对器官造成长期危害,可能致畸、致突变甚至致癌。
目前,还没有法律法规明确对食品和食品包装纸中的矿物油进行限定,但欧洲食品安全局对其已做过大量研究工作。
2012年,欧洲食品安全局官方期刊《EFSA Journal》“食品中烃类矿物油的科学见解”一文中指出,矿物油产生于石油原油的物理分离,主要包括环状饱和烷烃(MOSH)及芳香烃(MOAH)两个类型。一般情况下,工业级矿物油中含有15~35%的MOAH,食品中的矿物油若含有三个及以上无烷基或简单烷基的芳香环,则可能具有突变性和致癌性。
据《每日邮报》报道,Foodwatch组织代表约翰·内斯海格认为包括健达巧克力棒在内的这些产品中芳香烃矿物油含量远高于可以食用的水平,“这是一种看不见颜色、尝不出味道的物质,但是这种成分确实存在”。据悉,德国最大连锁超市阿尔迪已将在售健达巧克力棒下架。
对此,德国糖果协会表示,如今检测到的芳香烃含量可被人体无害分解,没有必要召回。
英国《独立报》2016年7月12日跟进报道称,费列罗向消费者保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生产,拒绝将健达巧克力棒做下架处理,并发表声明:费列罗也正在研究技术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芳香烃矿物油含量。
近年来,随着回收包装纸中的印刷油墨向食品迁移,食品中矿物油污染问题在中国也受到持续关注。201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分析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彦文等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中发文称,调查显示几乎所有食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矿物油。由于矿物油化学组成极其复杂,很难明确其组成,欧洲有很多对矿物油的定量研究,而国内仅局限于定性鉴别,亟需开发适用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矿物油分析方法保障食品安全。
健康时报记者走访北京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在巧克力货架区健达巧克力棒被放在“推荐”销售位置。其中一家超市销售人员称:健达巧克力从欧洲进口,比较受欢迎,所以摆在显眼位置。
7月14日和22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费列罗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产品咨询处工作人员回应称,健达巧克力棒严格按照食品质量与安全的要求进行生产,而MOAH能保证在安全范围内,可以安心食用,“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中国有关产品下架的通知。”她表示。
费列罗中国公司官方微博也发声明称,费列罗公司不承认旗下产品有任何致癌问题,费列罗在华所售产品均取得国家相关产品检验检疫证书,全部符合中国食品安全标准。
健康时报记者于8月3日再次向费列罗中国发出采访邮件,截止发稿时止,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