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硬化、肝脏占位等肝脏疾病不可缺少的手段。南京市第二医院副院长杨永峰主任医师介绍,对于某些肝脏疾病,往往是B超提供线索,再通过CT、磁共振进一步诊断,三项影像学检查并不能互相替代,一些病例往往要B超、CT、磁共振全做了才能确诊。
B超可对肝硬化、脾肿大、肝结石、脂肪肝、肝癌等做出诊断。属非侵入性检查,无放射性,价格低易重复,但存在难以检测的盲区,且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操作者知识、经验以及操作技巧的影响,显现影像清晰度较低。
而CT可识别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以及与临近器官和重要血管的关系,对1~3cm的小肝癌检出率可达90%,是肝癌诊断和随访的常规检测手段,但对于小于1cm或者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的肝癌难以显示且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相较之下MRI(核磁共振)具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率,是肝脏疾病诊断和鉴别的重要手段。肝脏有些等密度病变无法被CT发现,但由于其细胞结构变化、氢含量改变,通过磁共振可以检出。但MRI速度较CT慢,费用相对较高,且金属对核磁影响很大,体内有金属异物等患者不能行此检查,以免造成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