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年龄大了,肠道菌群也跟着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何方教授等分析了成都地区健康的高龄者(50~70岁)个体间在免疫机能、肠道细菌种群构造上及日常饮食习惯上的差异,为改善老年人免疫系统衰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名称:《老年人的免疫衰老与其肠道菌群、饮食习惯的关系》
研究负责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何方教授
膝盖脆弱、头发花白以及鱼尾纹……这都是时光留下的痕迹,然而,科学家们发现,不只是皮肤和关节能体现年华的老去,你看不见的肠道也在偷偷衰老。
肠道里有个菌群家族
据推测,一个正常成人体内,肠道内的细菌总重量可达1~1.5千克,包含的细菌数量则可以达到1014个,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
这上千种的微生物在我们的肠道中组成了一个家族,通常称之为肠道菌群,这个家庭有三大帮派:有益菌、条件致病菌和有害菌。这些微生物,不仅参与身体多种代谢及营养吸收,还影响着整个身体的健康。最新的研究进展表明,肠道菌群结构异常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中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可能导致人体免疫系统老化,或可能增加各种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及癌症的发病率。
研究证实,老年人肠道内的有益菌双歧杆菌的种类在减少,而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在内的腐败细菌却在逐渐增多,所以,整体微生物种类在增加。
此外,有研究还观察到很多肠胃不好的年轻人,他们的肠道微生物中双歧杆菌也减少。因此,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的减少是年龄和胃肠道疾病的重要标志。
好习惯造就好肠道
本次研究中,被试人员需要接受规律的饮食, 每天三顿饭,早餐一定要吃,少吃过于油腻的肥肉类和油炸、辛辣刺激食物、甜品等高热量食物,多些蔬菜、杂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在平衡肠道细菌的同时,补充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增加一些发酵类的食物,比如酸奶、奶酪等,食物经过发酵之后益生菌的含量增加。同时,定期服用一些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比如益生菌或益生元等微生物制剂、补钙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类、膳食纤维、深海鱼油、卵磷脂等。这些都对调节肠道菌群很有帮助。此外,还需注意,不要滥用抗生素,否则也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衡。经过综合评测后,受试者各项健康及免疫指标检测均良好。
肠道爱“挑食”
光有良好的习惯还不行,肠道还爱“挑食”。多吃肠道喜欢的食物,避开它不喜欢的。比如,奶类就是它喜欢的,酸奶中富含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同时还可补充一些益生元促进益生菌增加。牛奶中的特定成分,如糖巨肽、α-乳铁蛋白可促进由双歧杆菌控制的胃肠道微生物的生长,并且可预防肠内感染。
还有一类也是肠道喜爱的,那就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常吃的谷类、薯类、豆类、瓜果蔬菜以及蘑菇、木耳等菌类都可以补充膳食纤维,它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快粪便排出,并带走结肠中的腐败菌,有利于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相反,那些没有经过彻底加热的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的食物,残留抗生素、兽药等的动植物食品等,都是肠道所“嫌弃”的,肠道一生气,就会影响到肠道中小兵小将们——微生物的平衡。
对于肠道菌群失调的病人,食物要尽量选择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每天的饮食中,瓜果蔬菜、奶类、豆类以及菌菇类都不能少,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均衡地摄入各种食物,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每次餐量不宜过多,七八分饱即可。奶类可以在晚上睡前或者早上喝一杯,摄入豆类的方式可以早上打豆浆喝,也可以吃豆腐、豆腐皮等豆制品,还可以熬粥或者和大米一起做成粗粮饭。蔬菜餐餐都要有,水果可以作为下午的加餐来吃,菌菇类炒着吃或者晚上炖汤喝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