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茵陈,又名“茵陈蒿”,根生草本,经冬不死。三、四月嫩苗可食、可药,五、六月叶老茎枯就只能作为柴烧了。
养生启示:俗语告诉人们的,是实实在在的经验之谈。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药用茵陈的采集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但其主要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其有效成分的高低。现代药理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古人的看法,茵陈主要成分蒿属香豆素的含量高低,与季节的关系的确是很密切的。
茵陈,为古老的药用植物,主要功能是清热利湿,以用于对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等的治疗。古今医家以茵陈蒿为主药使用者颇多,如茵陈汤、茵陈蒿汤、茵陈蒿散等。现代研究认为,茵陈有利胆、护肝、利尿、降压、抑菌的功能,特别是在对于传染性肝炎的治疗上大有贡献。
民间以茵陈为食的历史很长、方法很多,但对于食用的茵陈与药用的茵陈是不是相同,观点不一,《中药志》认为:“本品在历代之记载,皆与目前市售应用最广的茵陈蒿类似。”也就是说,虽然其品种较多,主要成分却无明显差异。常见的吃法有凉拌,清蒸,作馅包水饺,与红枣煮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