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6年03月15日> 总第1297期 > 03 > 新闻内容
养老要有新模式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5日  查看次数:  

  健康时报记者 叶正兴 井 超
  2.12亿,这是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占总人口数的15.5%。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有所终,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养老破题,让政策落地,两会期间,专家提出了许多新的建议。
  社区养老
  医养结合是必经之路
  这几年,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沈志刚准备的提案一直都跟养老有关,小到建议6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要做一次免费的体检,大到社会如何为“老龄化”的到来做准备。今年,他的建议是“发展社区养老事业。”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团审议时,沈志刚作为代表发言,向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介绍了与养老保障相关的一系列建议。
  沈志刚觉得,在社区养老这一块,上海已经走在了前边。目前,上海所有的街道和社区都建有助餐点,每天有七八万老人在社区助餐点吃饭,75岁以上老人享受优惠,四菜一汤的伙食,只需要几元,多余的部分政府负责补贴。如果身体不方便,也可以由人送过去。每个社区有助老服务社,为老年人提供休息聊天的地方,并开设兴趣小组,提供讲座、健身、读书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活动。
  “其实,对于养老,老年人生理疾病不是首位,心里健康才是第一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党委书记李立明认为,很多老人退休后社会和家庭地位发生改变、家庭出现变故等因素都直接影响老人情绪,我们称之为负性生活事件,这些影响比生理疾病更大。因此,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社区养老,都要解决老人饮食起居、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的需求。医养结合成为目前或未来养老的必经之路。而医养结合的优势在于,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人照顾服务。
  在沈志刚看来,医养结合重心应放在社区,以上海市800多万老年人计算,他希望,到2020年,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的比例能提高到15%,“按目前的社会需求,这个目标不太高。”
  社区养老应如何做?李立明认为,应由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疾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老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等服务。
  在上海市湖南路街道社区,组织低龄老人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为高龄老人提供义务服务,有的人60岁或55岁退休了,会给高龄独居老人每天打打电话,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了意外事件的发生。有的人退休前就从事医疗工作,在社区还能义务帮其他老人量量血压,做些基本医疗志愿服务,这样的低龄老人,都会积累下“工分”,等到年纪大了,又会有比他们年轻的老人服务。
  “目前的问题是覆盖面还不够广,社区医养服务专业性需要提高。”沈志刚并不讳言如今遇到的困境。在他调研过的上海许多社区,护理人员大多是护工,没有专业的培训,而社区全科医生,对于老年人的心理照料不够。
  医养结合,还有更为灵活的办法。江苏常州新北区新魏花园社区,一座新的养老服务中心大楼正在装修。据了解,这座大楼一楼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至四楼则是268张养老床位。该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钟纪全介绍,中心目前有164位老人,经营至今最大的问题是医疗跟不上,老人半夜有个突发情况就只能往医院送。如今,将社区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到一座楼里,真正实现了“楼上养老,楼下就医。”
  机构养老
  付费应不超养老金80%
  公立养老机构,人满为患排队难。而民营机构,作为必要补充,却也存在很多现实尴尬。“不赚钱反而担事,一旦有老人发生意外,严重的有可能要赔偿几十万,有的甚至关门。”沈志刚一语揭示民营养老机构现状。
  据2014年《上海市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介绍,2011~2020年的10年间,上海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净增20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0万人;而2010年到2013年,民营养老机构只有2011年增加了3家,2012、2013年分别减少5家和16家。
  这代表了目前民营养老机构普遍遇到的瓶颈。长期以来,进入养老机构的的老人大多年纪偏大或失能,民营养老院风险极大,而专业老年医护人员却很短缺。
  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浙江省委会副主席杜时贵曾撰文表示,目前的养老机构大多以生活照料为主,医疗护理严重不足,缺乏医疗支持是绝大多数养老机构存在的“硬伤”,而养老机构内看病不能纳入医保报销,也使更多老人对养老机构心存顾虑。
  “理论上机构养老应更重视对失能老人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表示,对于70~79岁段老人,医养结合应是七分养,三分医,以社区养老为主体。而对80岁以上老人,应七分医三分养,可以以机构养老或老年医院为主体,鼓励基层或城市二级或二级以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政府应该保证基本的养老服务,国家给予补贴,养老机构付费标准应不超过当地平均养老金的80%。而对于社会资本运营的高端养老,国家可以不必再给予支持。
  对于以提供医疗为重点的养老机构,李立明建议,可以鼓励将城市地区过剩的公立医疗资源转型为老年康复院、老年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部门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符合条件的应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医疗卫生机构要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就医便利服务;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近距离规划,形成互补、合作的发展格局。
  高端养老
  注重细节主动服务
  专家的建议落地,尚需时日。不过当下,政府应当通过引导、协调、组织和扶持社会资本进入养老领域。如今,也确实有一些社会资本在养老产业进行尝试。
  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向记者讲了这么一件事,家住深圳,母亲常年患心脏病独居生活,去年三次被下病危通知书,非常希望找到一个舒适的养老机构,同时也能保证良好的医疗条件。但是在深圳、广州等地都看过,大部分养老机构都在郊区,费用也昂贵。
  2015年6月26日,泰康之家北京燕园养老社区在昌平开业,短短三月已全部住满。泰康人寿医养开发部总经理张浩告诉健康时报记者,2007年,泰康人寿第一个拿到保监会的保险公司投资资质,从事领域是养老机构建设,以长期护理为主要服务业务,面向65~93岁的中高端老年人,包括独立老人、需协助护理的老人、失能失智的老人等,社区里配建了老年病学和康复医学的专业医院,提供医养护康服务。
  下转10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