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慧,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擅长:1型和2型糖尿病的综合治疗;甲状腺病、垂体和肾上腺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三上午
网传的他汀类药物可能加快衰老的过程,没有证据支持。建议正在服用他汀药物的糖友别因流言盲目停药。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起到减少胆固醇进到血管内皮下形成斑块的作用,从而能起到抑制血管内斑块形成,以及有利于已形成的斑块缩小,还有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的作用。
他汀类的临床实践中,有大量数据支持其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临床上一般在患者出现心梗或脑梗后,医生会让患者常年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降低再发梗塞的危险。
因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进程会比一般人快些,因此更适合使用他汀类药物。动脉粥样硬化最早可开始于20~30岁的糖尿病患者,一般在40~50岁会达到一定程度,这时有些关键部位的血管(比如颈动脉,脑动脉,冠状动脉乃至下肢动脉)的狭窄程度轻者在20%~30%,重者可以超过50%,有些更重的人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重要脏器的梗塞,乃至早亡。因此对糖友进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延年益寿的法宝之一。
而我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用他汀类药物后,患者的缺血症状往往会在1~3个月内减轻,比如头晕、胸闷、下肢凉麻痛等症状会有所缓解,继续使用,往往有望在1年左右症状进一步减轻甚至消失。当然还需同时使用一些其他的抗凝(中医所谓“活血”)治疗,总之血液循环改善后缺血症状自然会减轻。相反流言中所谓衰老、肿瘤的发生增加在临床上并未观察到。同时持续使用他汀类药物过程中,也没有观察到患者有脑功能下降的表现。
任何药物包括食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既不能偏听偏信,也不能因噎废食。提醒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不可因一篇文章盲目停药而影响自己的健康,用药与否需遵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