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男人是家庭与社会的主要支柱,风华正茂,然而张先生最近找到我时却一脸愁容:“我十年前就有高血压,没当回事更没接受正规治疗。最近几年血压攀升,偶尔吃几片降压药。去年秋天因为尿频、乏力和食欲不振检查,诊断为高血压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之后断断续续治疗,因为事情繁杂,治疗并不系统,有一次竟累倒了,直到检查结果出来才发现是尿毒症。”
肾脏很容易受到伤害,而高血压是肾脏损害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能明显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学会护肾可以说是必修课。肾功能受损是一长期过程,应争取在早期就进行有效的干预。一些肾损伤的早期表现值得关注。临床上常把“蛋白尿”特别是“微量蛋白尿”视为肾脏受损的早期信号,在高血压初次就诊时即需关注。
除去年龄、饮食和药物等客观因素,夜尿超过3次,特别是尿色发红、尿浓稠、泡沫尿,甚至在尿液中检查出红细胞增多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里化验检查。高血压肾损害一旦确诊就应当定期进行肾评估,最好每2个月就检查1次。特别是在药物调整阶段,患者需遵医嘱更为频繁(1至2周)检测上述指标,必要时到肾脏专科门诊来确诊。
在高血压病程早期,没有发生明显肾损伤的患者要“强化降压”(收缩压<140mmHg);已有肾损伤或出现了相应临床情况的高血压患者,首先建议进行“标准降压”治疗(收缩压<140mmHg),如能耐受则可酌情逐步将收缩压降至120mmHg左右,并密切关注肾脏和心脏等灌注状况;至于慢性肾脏病乃至尿毒症患者,应在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基础上积极降压。
由于肾脏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非常忌讳胡乱进补。有不少因为服用过多强肾健体的补品,最终导致肾脏病变的矫枉过正之人;另外,还有很多人坚信西药“伤肾”转用中药替代,结果差强人意。为患者们推荐一款安全的 “保肾料理”——老鸭粥,买一只公鸭,加上白米和葱花加水熬制软烂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