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2月17日> 总第1274期 > 08 > 新闻内容
生津止渴吃杨桃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副主委 温长路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7日  查看次数:  
   俗语:杨桃无蹙,一岁三熟

  释义:杨桃不急不忙,一年之内数次开花结果,自夏至秋相继不绝。比喻人能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在默默无闻中做出贡献。

  养生启示:杨桃,又称“阳桃”、“羊桃”,是生长在南方热带地区的一种水果。关于杨桃的成熟期,俗语中说是“三熟”,而实际记述中却是“两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五月熟,一树可得数石,十月再熟。”走访果农,也未有“三熟”的实例。看来,俗语的“三”实为形容其多熟的虚数,“两熟”是比较确切的事实。

  杨桃自古是人们喜食的水果,“以蜜渍之,甘酢而美,俗以晒干以充果食。”(《本草纲目》)鲁迅先生对杨桃也颇多偏爱,说自己“最喜欢的杨桃,滑而脆,酸而甘”,并“常常宣扬杨桃的功德,吃的人大抵相同”。

  杨桃的主要成分为水分、草酸、多种果酸和脂肪,营养相当丰富。除鲜食外,人们还把它加工成罐头、蜜饯、果干等出口国外,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

  杨桃入药,中医古籍上早有记载,李时珍总结出它味酸、甘、涩,气平、无毒的药性和主治“风热,生津止渴”的功能,把它用于风热咳嗽、咽喉肿痛、口疮牙痛、舌燥烦渴、小便淋涩等的治疗,并发现它具有治疗虫蛇咬伤和解酒精中毒的作用。

  还有人将它用于黄疸、痢疾、胃痛等疾患治疗的,也有比较好的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