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0月25日> 总第968期 > 11 > 新闻内容
老人偏执也是病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胡 媛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5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宋崇升,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
  擅长治疗:睡眠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神经衰弱、重性精神病、强迫障碍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以及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辅导。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
  “稻怕钻心虫,人怕老来病”。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各种疼痛揭示了躯体的疾病,而很多精神疾病却很容易被忽略。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宋崇升表示,很多来就诊的老年患者中,都出现一种让人不可思议的拗,医学上称为偏执状态。
  来就诊的孟大妈就是如此。孟大妈年纪大了,很多家务活干不了了,儿女就从老家找了一个50多岁的农村妇女,来家里当保姆照顾。最初孟大妈对保姆还满意,然而,渐渐地,孟大妈却开始怀疑保姆偷自己的东西。因为有一次,自己的一双红袜子找不到了,就怀疑是保姆给拿去了,虽然后来儿子帮着找到了,可孟大妈还是认为这个保姆手脚不干净。
  时隔一个月,孟大妈的进口药又找不到了,她觉得肯定是保姆干的,要求儿子将保姆辞退。但老伴觉得不合适,因为保姆没有高血压,没有理由偷药,因此就拒绝了孟大妈的要求。孟大妈只好勉强答应,但一周后又觉得保姆对老伴好像很暧昧,为此,还经常偷偷跟踪老伴,虽没发现什么,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宋大夫说,这位孟大妈的表现就是明显的偏执状态。从以前的知书达理到现在容易怀疑、容易情绪激动,还会经常无端地出现很多荒谬离奇的想法,有时甚至会有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
  比如,有位患者觉得楼上的邻居总是把动静弄得很大,认为楼上的人经常搬桌子、摔东西,在地板上制造各种噪音,严重干扰了自己,但患者的其他家人都没有这样的感觉。患者为此与邻居反复交涉,还觉得自己的家人不关心自己,在这个地方一刻也呆不下去,于是采用自残手段要求家人搬家。
  很多家属在前期都没有注意到老人的这些变化,总是等到实在忍受不了的时候,才勉强前来医院咨询和就诊。
  宋崇升提醒各位家属,如果老人的性格、情绪、行为出现变化,敏感多疑而且固执己见时,他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只能通过家属来发现。
  家属应有这方面的意识,当发现老人有这方面的变化,不要极力忍耐,而要提早带老人到精神科进行诊断和治疗,如果任由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会更加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
  一般在临床确诊后,专业医生首先会选用一些药物来减轻患者的偏执症状。等到这些症状有所缓解的时候,再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因为只有症状得到缓解,进行心理疏导才会有效。
  在患者的治疗期间,亲友家属一定要加强陪护在患者身旁,避免患者伤害自己或者与其他人发生争吵,甚至打架,造成身体损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