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10月25日> 总第968期 > 11 > 新闻内容
科学管好你的各种疼痛
健康时报记者 章尚周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5日  查看次数:  

 
  近日由健康报发布、辉瑞中国支持的国内首次疼痛认知调研显示,3310个被调研对象中,98%以上有过疼痛难忍的经历,84%经历过令人无法入睡的疼痛。对此,今年中国疼痛周期间,疼痛、骨科、神经科专家联合提出绿色镇痛理念——科学管好你的痛。
  第一步:定位疼痛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全国疼痛诊疗中心主任樊碧发教授指出,疼痛只是疾病的表面特征之一,可能来自不同的病因。如:常见创伤、扭伤属急性创伤疼痛;肩颈腰背痛、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疼痛感来自骨骼肌肉的炎症反应,与免疫系统相关;另一个疼痛类别神经痛则是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激发或引起的疼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痛等。
  第二步:对症下药
  樊碧发教授说,治疗疼痛也必须对症下药,有了前面的定位,然后就找相应的科室专家治疗。比如骨骼肌肉疼痛比较常见,大家一般也比较容易分辨。相比之下,神经病理性疼痛是常常被忽视的一类疼痛,其针刺样、电击样、撕裂样、刀割样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神经病理性疼痛不仅表现为疼痛,还存在许多隐性的症状,如麻木感,像蚂蚁或虫子爬过的感觉等。建议患者在出现隐匿症状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地到疼痛科、神经内科向专科医生求助,使用以乐瑞卡为代表的专门针对神经痛的药物,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第三步:科学管理
  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孙天胜介绍,不少人发生疼痛时会自行服用去痛片等止痛药,殊不知这样为身体埋下了安全隐患。胃肠道风险就是其中最常见也最危险的。
  最新发布的中国关节炎患者胃肠道高危因素调研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关节炎患者乃至疼痛人群有一定程度的胃肠道风险。如任意使用止痛药,尤其是非选择性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NSAIDs),对胃肠道脆弱的患者来说,不啻雪上加霜,引发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或梗阻等严重事件的概率非常大,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