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授刘春生介绍,草乌,又叫“断肠草”,是毛茛科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服用后,身体会有发热反应,对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扭伤有一定疗效。但由于草乌当中有一种名叫乌头碱的成分毒性很大,如果不经过炮制就服用,毒性惊人,区区几毫克就能让人丧命。
进补佳品也是毒物
云贵一带降雨量大、气候潮湿,人容易产生疲惫乏力、心烦失眠等症状。当地居民大多信奉秋冬进补的养生习俗,或与肉类一同炖煮,或泡制药酒直接饮用。云南宾川甚至还有专卖草乌炖猪脚的饭店,可见当地草乌进补成风。殊不知,草乌是药也是毒。虽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但与乌头、附子一样,生草乌含有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一类的生物碱成分。这类成分有很大毒性,口服乌头碱几毫克即可致命。中毒时,食用者会出现麻痹、心律失常、低血压、呼吸困难等表现。
由于毒性很大,草乌在使用时通常要经过炮制(浸泡蒸煮)或配伍(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来降低毒性。“尽管村民也通过炖煮处理了草乌,但可能用量大,炖煮时间短,未能将双酯性乌头碱转变为单酯性乌头碱,毒性未得到完全分解而造成中毒。”刘春生教授说。
《中国药典》中提到草乌的炮制方法:“取草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至取大个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晾至六成干后切薄片干燥”。在乌头类生物碱中,双酯型生物碱的毒性较高,蒸煮炮制的过程可以促进水解,形成毒性相对较小的苯甲酰乌头原碱类。
由于草乌的有效量和中毒量很接近,对于没有经验的人利用草乌进行滋补危险性较大,如果想家常食补,刘春生教授建议选用其他没有毒性的中药。
这些“毒药”易误食
其实,有毒的中药材不只草乌一种。2002年国家公布《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其中包括草乌在内的59种中药材榜上有名。作为药用植物,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但如果不经炮制,生半夏对口腔、喉头、消化道黏膜有强烈刺激,食用0.1g~1.8g即可引起中毒。少则口舌麻木,多则呕吐痉挛。同样,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生产的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可分解生半夏毒性。
然而,中药讲究配伍。刘春生教授并不建议离开剂量单纯谈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否则容易因噎废食,落入西医看中医的偏见和误解当中。“‘是药三分毒’,但只要通过恰当的炮制和配伍,就可以避免其有害性,发挥药材功效。”
相关阅读: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按笔划顺序排列):八角莲、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乌、广防己、马桑叶、马钱子、六角莲、天仙子、巴豆、水银、长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关木通、农吉痢、夹竹桃、朱砂、米壳(罂粟壳)、红升丹、红豆杉、红茴香、红粉、羊角拗、羊踯躅、丽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闹羊花、青娘虫、鱼藤、洋地黄、洋金花、牵牛子、砒石(白砒、红砒、砒霜)、草乌、香加皮(杠柳皮)、骆驼蓬、鬼臼、莽草、铁棒槌、铃兰、雪上一枝蒿、黄花夹竹桃、斑蝥、硫磺、雄黄、雷公藤、颠茄、藜芦、蟾酥。数据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