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9月14日> 总第1249期 > 21 > 新闻内容
换种眼光看精神病人
健康时报综合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4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精神病患者已经有1.2亿左右,其中,重症患者已达到1600万,他们虽然承受着病痛和心理的双重折磨,但依旧积极拥抱普通人的生活。近日,北大六院精神康复中心将多年个案管理的病例整理成《破茧成蝶》的故事集,分享他们的故事。

  走向社会并非那么难

  讲述人:于玲,社工

  晓全是一位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我的任务就是训练他的独立和社会交往能力。

  这些年,母亲担心邻居知道晓全有病,很少让他出门,他几乎没有任何社交经验。考虑到晓全缺乏社交的平台,我尝试介绍其他的患者给他认识,让更多人能够跳入他的生活,慢慢地,晓全感觉和别人打交道也没有那么难了。医院成立绿丝带志愿者协会后,晓全加入其中,他用自己康复的经历帮助别人,也帮自己提高社交技能,通过帮助别人提升自信心和价值感,效果很好。

  一次,晓全和母亲找到我说,发现家附近有一个日本料理店,橱窗上写着招聘服务生,打算去试试。但母亲不同意,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一天,晓全母亲给我打电话哭诉,“晓全走了”。

  一听吓了一跳,仔细问了下,原来从上次开始,小全坚持要去找工作,但母亲坚决不同意。晓全见母亲无法说服,拿了洗漱用品和一些日用品就出门了,走后拒绝接听母亲的电话。于是我跟小全联系,原来他在一家餐饮店做服务生,就交流情况看,晓全未表现出任何病态的言语。

  两年的时间,晓全从不会与人交往到现在能够走上工作岗位,中间的付出可想而出。现在他已经在餐饮行业做了一年多了,他未来的路还很长,也不确定他会在这个岗位上坚持多长,但无论如何,他经历了。

  我渴望正常的求学之路

  讲述人:王天姿,患者

  中考将近,我的精神状态有些恍惚,一直听到个声音对我说:你太累了,该歇一会了。一开始没在意,可是后来,我听见那个声音的次数越来越多,感觉那个声音要主导我的一切,精神越来越恍惚。

  母亲发现我日渐憔悴,带我去医院,却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那种绝望与无助是我从未感受过的。那个原本自信,乐观的我荡然无存,我变得双眼发直,头脑像被锈住了似的,结果可想而知,中考后我只能进入中专。

  中专的生活轻松而愉快,我认为这是个康复的好机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成绩的稳定让我很欣慰,失落感渐渐减少。但由于病情的原因,有的同学甚至觉得我怪怪的,几乎不与我交流。有一次我们宿舍一个女孩过生日,她邀请每一个人去参加她的生日晚会,除了我。那个晚上,宿舍里空空的,只有我一个人躲在被子里,觉得心里很苦,默默流着泪。

  上大学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所以我决定自考!我心里洋溢起求学时的乐趣 。此时很多老师却说,你没上过高中,你可能拿不下这个考试。当时的我就偏不信这个邪,越难的考试,对我越有吸引力。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我每天学习到晚上10点以后,这对正常人也许是a piece of cake, 但是我服用了大剂量的氯氮平,头脑有些混混沌沌。终于坚持到了考完试的那一天,平时是犯困、意识模糊的,可这次我彻彻底底的失眠了,一双疲惫的眼睛盯着天花板直到天亮。之后的几天状态不佳,一直怀疑阅卷老师会涂改我正确的答案,同学把我的作业撕毁。大夫在诊断后嘱咐我要按时服药、好好休息,同时也推荐我参加了团体治疗中的情绪管理小组。我学会了如何去识别自己的自动化思维,如何来消除自己的不合理信念。经过八次,为期两个月的小组治疗后,我的情况好了很多。

  最后一天在网上查成绩的时候,看着主页跳转到显示成绩的页面,我的心快要跳出来了。终于老天给我一个yes。在自考之路上,我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我认真、固执,不会变通。而现在,我不会把自己逼得太紧,又渐渐明白了什么是量力而行,什么是松紧适度。其实,这九年的拼搏确实让我变通了许多。

  幸福婚姻要好好经营

  讲述人:任峰,医生

  在门诊,不少人问我关于结婚的问题,和我讨论结婚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有人说,遇到困难,至少结了婚可以相互有个照应。同时,很多人也确有担心,说婚姻关系太复杂,会增加患者受刺激的机会。

  泺涵很喜欢跟人分享她婚后的生活,而我们也总被泺涵“琐碎而真实的幸福感”所感染。听着她如数家珍一般,细诉一件件温暖的生活小事,仿佛也正在经历着一种“很简单的听的幸福”……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泺涵的自我反思。比如,她会反思“冷战有没有意思”,会反思“不好听的话也会少说一些”,甚至还发展出独特的“躺在他胳膊上,逗逗他”的“撒娇式”解决争端法。在泺涵身上,精神疾病并没有完全剥夺走她反思自我的能力,也没有让她丧失爱别人的能力。

  夫妇双方既是情人又是朋友,要从情人的眼光看另一个情人,便能常看常新;若从朋友的角度理解另一个朋友,才能丝丝入扣。在爱情的经营中,顺畅运转的要素就是沟通、体谅、包容与自制(面临诱惑有所自制)。有许多人总是为“际遇”所迷惑与苦恼,意念不停、欲念不断、争逐不散,而忘了培养经营感情的能力才是幸福的关键。

  在感情对待中,难免有摩擦与无心的伤害,而且论得罪自己的次数累加起来最多的人,当然是跟我们在一起最久、最亲近的人。幸福就在我们手中,要靠我们用心感悟。俗话说:篱笆扎得紧,野狗钻不进。说到底,婚姻是需要经营的。

  泺涵的婚姻没有华丽的噱头,她更需要的是陪伴与理解。这其实也是广大精神障碍患者在婚姻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同时因为注重“经营”,泺涵稳守住了自己的幸福。从泺涵的叙述中我可以看到,沟通、体谅、包容与自制贯穿于始终。这些其实就是对婚姻生活最好的“经营”。摘自《破茧成蝶—精神康复故事集》,姚贵忠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读者有话说

  太阳草(病友):是健康读者了解精神病人的窗口,是患病读者重拾自信的加油站。也许故事没有那么跌宕起伏,但是我深切体会到了那份有血有肉的真实感。

  医生:《破茧成蝶》告诉我:如果治疗仅仅通过药物将患者的症状缓解,未免过于狭隘。精神康复的魅力在于关心的是患者作为社会人而言的整体功能的恢复。

  患者家属:个案的医生们能耐心地启发病人诉说病痛的感受,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短期目标督促病人实现,让我在多年的绝望中看到了丝丝希望。

  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与其他的生理性疾病相比,精神疾病给患者本人、家人和社会都带来更多的挑战。因此,认识精神疾病,就不仅仅是医生和患者的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