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性囤积症”,俗称“囤积狂”,患者常常表现为收集物品时的强迫症, 包括无法自控地购买和收集甚至偷窃等癖好, 或拒绝丢弃囤积的任何物品等。但囤积症和强迫症又有所不同, 强迫症患者会感到很痛苦,囤积者则很享受获得和翻看自己囤积的物品的感觉。
囤积也不同于收藏。囤积是大量摆放不整齐的东西造成家中的混乱;而收藏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展示藏品,让别人欣赏,因此,收藏爱好者的藏品摆放得很整齐,总体上体现出特定的价值观念,而囤积者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囤积症患者该怎么办?有个心理处方叫“慢慢改正”。对青少年而言,囤积症者更多倾向于“恋物癖”,对一些物品有特殊的喜爱而无法自拔;中老年人则多是因为对东西比较爱惜,觉得扔掉可惜了,收集得越来越多。
很多家属会对患者采取责备的态度,这是最不可取的。因为囤积症者、尤其是孤独老人,往往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将精神寄托在囤积的物品上。因此,只有让他们体会到被关心与被爱,才有利于促进他们对物品态度的逐渐转变。
而要帮他们养成处置不用物品的习惯,就得和他们一起做:如身边有朋友需要患者囤积的某种物品,可转赠出去,手留余香;哪个灾区正缺衣物,打个包寄过去;去二手市场或上同城网站二手市场转手;送去社区的慈善超市或社会受捐助点等等。
还有就是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如果囤积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和家人的关系,或者带来其他闲扰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心理或者精神科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