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8月27日> 总第1244期 > 06 > 新闻内容
听段高频音判断不了听力损伤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黄兰君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27日  查看次数:  
   日前,一段据称超过8000赫兹的音频在朋友圈刷屏,盛传超过35岁的人听不到这个声音就证明听力退化了。专家表示,这个测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主观性太强,受环境等众多因素影响,不能科学评估听力状况。

  中山六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张湘民介绍,一般来说,年纪越轻,听阈就越低,特别对高频声越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内耳、听力神经和毛细胞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得听力逐渐减退,多从高频开始。因此,拿高频音检测听力有一定道理。

  不过,这种方法类似于临床上的音叉检查,虽然操作简单但易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即使在隔音较好的测听室内,如果病人配合不好,检查的结果也会不准。通常,在检测的时候都会反复多次,最后取平均值。

  张湘民告诉记者,听力下降有很多原因,只要了解原因对症下药,受损情况就可明显改善。有人会因为感冒导致听力下降。有人会因为坐飞机,压力变化导致听力下降,这些一般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另外,环境噪音和长期佩戴耳机会在不同程度上对听力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做好感冒的预防,减少耳机的佩戴时间,同时最好远离噪音环境,保护听力不受损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