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8月13日> 总第1240期 > 10 > 新闻内容
老人固执怎么办?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黄兰君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13日  查看次数:  
   很多人会发现,有些老人很固执,只要是他们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特别是70岁以后的老人更容易固执。而面对固执的老人,孩子们往往无计可施,很多时候,这种对峙甚至会演变成家庭战争,让人疲于应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颂介绍,老人固执有一定原因。

  老人在人生的历练中,积攒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地,他们会把这些经验准知识化,当作信任的教条,所以会或多或少影响判断力和对新事物的接收。特别是退休后几年至70岁以后,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思维也逐步固化。

  另一方面,在老人眼中,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没有完全的判断力,是需要被父母指引的,怎么可以反过来教育他们呢?这种思想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他们甚至会觉得听从小辈的意见,是一个丢颜面的事情。

  面对顽固老人,如何劝说,成了一门学问。刘颂给出三个建议。

  亲身参与再劝说 很多老人会听信他人言而上当受骗,像这种情况,不要老人一打电话介绍了情况,就一口回绝说,那是骗子,叫老人别信。很多老人会觉得你不了解这个事,就没有发言权。而且和老人交往的那个人看着不像骗子,有些老人就会背着孩子偷偷去干。如果是这样的老人,儿女们一定要参与进来,先认同老人的说法,等都了解清楚了,然后跟老人详细分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老人上当受骗。

  及时分享最新信息 对很多孩子来说,最愁的就是劝老人不要吃剩饭。特别是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节约粮食,不能浪费,所以总会把剩饭剩菜留到吃完为止。殊不知,存放时间过长的剩饭剩菜会被细菌感染,随时都可能突发急性肠胃炎。避免老人被剩饭剩菜伤害,除了经常打电话提醒外,遇见因剩饭剩菜而食物中毒的报道,一定要和老人分享,提高他们的警惕性。

  多陪伴不做说教者 对于老人来说,他需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教者。站在世事洞明的高度给老人讲道理,老人不仅不认同还会对着干。老人出现固执心理,有时也是儿女关心的缺失。经常陪伴老人,多和老人交流,拉家常,老人更容易接纳周围人的信息,不会固守己见。老人,不是固执,只是缺个人委婉地提供参考意见而已。而为人子女者,就是最好的意见参考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