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6月29日> 总第1227期 > 10 > 新闻内容
这些心病要早治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韩布新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9日  查看次数:  
  心病一:一生毫无建树,白在世上走一遭。
诊断:很多老人一生碌碌无为,到老以后容易出现悔恨心理。悔恨通过压抑中枢神经,使全身新陈代谢处于抑制状态,肾上腺、甲状腺等腺体分泌量减少,肌体生理功能发生紊乱。研究发现,悔恨心理只要持续一周以上,体内免疫球蛋白就会降低。长此以往,必然杂病丛生。对老人来说,你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扮演了自己的角色,在学校可能是个好学生,在单位是个勤恳踏实的好员工,在家庭生活中养育儿女,虽然一辈子平平淡淡,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有巨大成就呢?平平凡凡才是真正的生活。
 心病二:年轻时的理想没有实现,现在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终日郁闷。
诊断:年轻时自己的理想抱负虽然没有实现,但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你也有不少意外的收获,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人生在面对每个选择的时候,总是在当时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方,不见得当时的选择就是错误的。而且,进入老年阶段,人生的第二个春天也就来临,应把握这一时期,给自己重新制定一个新的切合实际、能够实现的目标。像摩西奶奶,七十多岁时才因关节炎放弃刺绣开始绘画,80岁时到纽约举办画展就引起轰动。
心病三:一天天老去,我离死亡越来越近了。
诊断:这是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价值观造成的,我们只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没有从容面对的“人死观”。而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死亡意味着和伴侣、子女的诀别,如果家庭关系和睦,对彼此都念念不舍,自然也会害怕死亡将他们分隔。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死亡带来的孤寂感,也是让人恐惧死亡的原因。俗话说,“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所以,每当有老人接近这两个年龄段的时候就格外的忧虑、担心。其实,人生就是一种向死而生的过程。摆正心态,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态度。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