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大家都想吃点凉的食物,这样很容易出现“冰箱病”,它指的就是人吃了存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引起腹泻或是肠胃疾病,称为“冰箱胃炎”、“冰箱肠炎”等。为了预防夏天“冰箱病”,我这样利用我家的冰箱。
冰箱里边放食物应该生熟分开并按照温度分区来放置。冰箱冷藏室温度一般为4~10℃,在不同位置温度分布不同,下层比上层温度低。最好上层放熟的,下层放生的。一般冰箱上层温度较稳定,适合用来放剩饭剩菜、熟食和直接入口的食物,下层温度较低,适合放熟肉类、生蔬菜、生豆腐等。蔬菜怕冷,所以最好放在靠外侧一点,而豆腐、牛奶等不怕冷,可以放到冰箱靠内壁的位置。冰箱冷藏下层的抽屉里适合放各种肉类。酸奶中一般有活菌,可以放到冰箱上层,也可以放到温度不太稳定的冰箱门侧,鸡蛋以及一些开封的酱类同样也可以放到冰箱侧门。
在放置这些食物时,一定要用保鲜盒或保鲜袋分装好,防止窜味。另外,蔬菜在装袋后最好再在其内放几张白纸或牛皮纸,保持蔬菜的水分,保鲜袋口不要扎得太紧。
对于一些包装食品,买回后最好根据其保藏条件进行存放。
如果一种产品在4~6℃能保质7天,绝不意味着在室温下也能放7天。同时要注意,不要因为有了冰箱就肆意地延长食品的储藏时间,冰箱不是“保险箱”,它只是延长了保质期,时间太长食物还是会变质。而且,冰箱应该每一周彻底清洗一次。
很多人爱把各种食物都放到冰箱里,其实对于干制的食品和腌制品以及芒果、香蕉等热带水果等,可不放到冰箱里。
夏天,很多人爱吃冰镇西瓜,刚从冰箱拿出就吃,这样极其容易造成肠胃不适。冰镇西瓜从冰箱拿出来后,最好在常温下放置10~20分钟再吃,吃的时候把瓤最表面的1厘米左右的一层切掉。对于其它的水果,从冰箱拿出来后也尽量在室温下放一会儿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