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焦虑也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最近在线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J·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和后代焦虑的个性特质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虽然不确定是否基因在起作用,但能够确定跟父母及其子女之间的相处和互动有关系的。
两种焦虑传递方式
父母通过与孩子的互动可以把焦虑的个性特质“教”给孩子,孩子无意中通过模仿等多种途径可以父母那里学习焦虑行为和情绪。这种焦虑传递主要通过两种方式。
过度保护 焦虑会通过行为传递,有些家长的焦虑表现为对孩子过度保护。在这个过程中,焦虑情绪会无形潜入到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性格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使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变小。
小凯的妈妈是一个比较焦虑的人,总担心小凯会生病,从小就不敢让他像别的孩子那样参加户外活动。现在尽管小凯已经上了大学,还是像小时候那样体弱多病,稍微有身体上的不舒服,自己就会特别紧张。而且远离了父母的保护,小凯总感觉心里没底儿,也经常感觉很紧张。后来因为心脏经常不舒服,小凯总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他太焦虑了,需要去看看心理医生。
消极言语 有些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焦虑情绪会通过言语传递给孩子。他们将自己的焦虑情绪误认为是对孩子的爱,对孩子有好处,殊不知,这对孩子将来的思维和应对方式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小雨的爸爸对任何事都要求尽善尽美,作为一家公司的老总,忙碌的工作经常让他感到很焦虑,平时他经常训斥小雨“你怎么就不如某某家的孩子”“为什么你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学习不好,你这辈子就完了”等。这些伤害孩子自信心的言语让小雨对自身能力没有信心,变得很焦虑,虽然平时小雨把自己的焦虑埋藏得很深,但每当遇到压力的时候他就用各种方式去逃避。
五方法减少焦虑遗传
而要避免孩子“遗传”自己过多的焦虑特质,帮助他们尽量减少焦虑,父母们平时可以尝试这样做:
父母先学情绪调控 不同的人情绪免疫力不同,父母需要不断地增加自身对负面情绪的调控能力,在孩子面前尽量保持适当的情绪平静,不要显得太慌张,才会在养育过程中更加从容。
通过游戏释放负能量 尽量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这个阶段的他们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但是又不得不适应学校里限制的学习环境,因此,父母不妨帮助他们将课外生活尽量的安排有趣一些,可以通过活动游戏来帮助孩子释放出一些负能量。
让孩子增加掌控感 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尽量多问孩子“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计划如何安排周末的时间”等方式,来帮助孩子增加对自己的掌控感。
多说鼓励和肯定的言语 父母可以对孩子多增加一些鼓励和肯定,比如“我觉得你这会自己克服困难完成这道题,做得非常好。”“你今天能自己叠被子了,真棒!”
小方法增加积极情绪 可以尝试一些小方法来增加孩子的积极情绪,比如和孩子一起讲笑话,和孩子共同看动画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