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5年05月25日> 总第1218期 > 23 > 新闻内容
可以尝鲜的骨科新技术
健康时报记者 尹 薇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5日  查看次数:  

第九届上海国际骨科前沿技术与临床转化学术会议近日在上海举行。会议上,3D打印、干细胞自体植入等最前沿的骨科技术走出实验室,被直接用于患者身上,不仅让人见证了科技发展的魅力,也推动着骨科医学工程及产业的升级。
完全3D打印脊柱外科使用带动全面推进
相关专家:
戴尅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终身教授
赵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脊柱外科,颈椎伤病、脊柱退行性疾病、腰椎滑脱症、脊柱结核、韧带骨化症、脊柱肿瘤、脊柱畸形及各种脊柱疑难疾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四下午,周二上午   上海九院骨科戴尅戎院士领衔的骨科团队始终在推进3D打印技术的应用,继去年打印出首个个性化定制骨盆并植入后,今年初,骨科又成功为一上颈椎巨大肿瘤患者施行肿瘤完整切除,并用3D打印技术定制的特殊形状人工椎体重建颈椎稳定性。
“颈椎支撑头颅并保护颈脊髓神经,一旦此处脊柱受肿瘤破坏,呼吸都可能瞬间停止。”承担手术的赵杰教授介绍。“该病例的成功将推动3D打印技术在复杂脊柱修复重建手术中的应用。目前,曾瘫痪的患者术后三月四肢肌力感觉已完全恢复正常。”
目前3D打印在脊柱外科的应用多是术前打印患者病变区域的立体模型进行手术模拟,而戴院士领衔的3D团队制作方案则是模拟手术并直接3D打印植入物应用于手术:先根据CT扫描结果用3D技术打出病变部位的椎体模型,模拟椎体病灶切除范围,同时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切除后需要植入的人工椎体,肿瘤切除后直接植入人工椎体。“能直接打印出植入体内的人工椎体很重要,因为以往交给工厂定做至少需要两周,如果出错还要再等两周,现在只需24小时就可以了。”戴尅戎院士介绍。
“医生不断成功,3D打印后续产业链也不断发展,3D打印技术的应用会越发广泛。以往骨科强调一把刀,现在3D模型和手术方案前期设计却成了医生攻克难点的利刃,这表明以后骨科手术会距离精准医疗更进一步。”
脂肪干细胞回植再造膝软骨术带来惊喜
相关专家:
王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膝关节镜下手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和肩关节镜手术。
出诊时间: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顶尖的干细胞移植技术,不仅在疑难杂症才会用到,日常运动导致的膝盖软骨损伤也可以用到。上海医学会运动医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王友教授介绍说
上海九院率先成立了干细胞治疗中心,原本为整形科秘密武器的干细胞治疗却在软骨修复中用了。以往遇到膝盖软骨损伤,医生要么像剃头师一样把受损软骨片清理修平、减轻疼痛,要么拆东墙补西墙,用马赛克技术把非负重区软骨挖来补负重区,膝关节功能很难恢复正常。现在抽取脂肪干细胞移植回膝关节软骨,使它形成新软骨细胞补充原有缺损。“脂肪干细胞浓度更高、更符合干细胞治疗原则,不太涉及伦理问题,只需从自身脂肪中抽取,所以最易实施。”
目前该技术进入临床试验三期,计划招募100位患者进行双盲免费实验,从已经进行的30多例患者看效果不错。因此对中青年局灶性软骨缺损患者是个好机会。
王友教授介绍,干细胞技术目前临床费用太高,如能在风险小、效果好的临床用,未来有望把费用降下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