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病人:
没关系我给您找关系
做什么事情,有个熟人,找个关系,似乎方便些。看病好像也是这样,入院手术好像也是这样。但是,看病、治病、入院、手术,好像都该一样,因为病情的轻重缓急、治疗的手段措施,才是安排计划的基本考虑和出发点。
有一天早上交班,依床序的病人卡号顺延交下来,会不经意地说,这是某某介绍来的。我发现,也挺怪的,几乎每个病人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找到医院或科室的某某,构成了“关系”。
接下来,有个农村老太太,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我说:“这个老太太没关系?我来找个关系,那就是我……”
护士在那牌卡后面用铅笔写了一个“郎”字。
都有了关系,也就都没了关系,这就平等了!其实,诊断如何完成、治疗如何选择、手术如何完成,和“关系”真没什么关系。
我不认为在这些过程中,大夫还在想着这些关系。我希望,都有关系,或者都没关系。
据说,有一门学问叫“关系学”,甚至有专著。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不可能不构成关系,问题是如何构成关系、如何对待关系或处理关系。亲朋好友、陌生路人,都会发生交往;公事私事、经营办理,都会遇到关联。诚信善待、谦和助人大概是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恪守的基本准则。
医生生活在社会中、人群中,也在关系里、关系中,互相关照、互相帮助,也在情理之中。但可以坦诚地说,在诊治疾病的具体过程中,这些显然不起主导作用,甚至起不到作用。
试想,在手术中,什么叫好好做!什么叫不好好做?都得认真负责的好好做呀,谁敢不好好做呢?如何不好好做呢,连“技术”上都掌握不了。医生的职责使然、医生的良知使然,一视同仁绝不是一句空话。每个病人都应尽可放心的。
做医生:
当过病人就会换位思考
作为一个男妇产科医生,肯定不会亲身遭遇妇产科的任何疾病和问题。其他疾病,其他性别也一样,医生不是靠自己亲身经历去认识疾病和积累诊治经验。
所谓“换位思考”当然主要指理解、体恤病人 的感受、愿望和要求。
三年前,我得了急性阑尾炎,外科医生决定立即开刀,施行阑尾切除术。手术很顺利,术后恢复也很好。
要出院了,我想再换一块伤口敷料。一位护士说:“就送来。”我等待着、焦急地等待着、耐心地等待着……许久时间过去,大家都在忙忙碌碌。其实,就是一块纱布而已。
没有责怪之意、没有抱怨之意,事情太小太小,连我自己也会忘记,或者不在意。
可是,我知道了什么是“换位思考”。
病人住在医院里,没有什么事可做,除了自己的病,也没有什么别的可以想。无非是体温如何、能吃什么、什么时候换药、拆线、何时可以出院……医生或者护士告诉什么、答应什么,就占据了全部思想,会老是想着、盼着。无论这件事儿是大、是小,对病人来说就是大事,至少是所企盼或等待的唯一的一件事儿。
于是,答应病人的事一定要按时办,千万别忘了。哪怕就是一件很小的小事。
有时,真可能是件大事:几年前,我下午要去看门诊,走廊过道碰到一位外科老护士穿着病号服。
问其怎么了?她说:“可能是直肠癌,明天要手术。”又询问了一些情况,觉得很像是阴道直肠隔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因忙着去门诊,就说:“我看完门诊查查你,你等着!”
门诊看得很晚,回到病房已七点多钟了。那位护士还在等着,经过检查,的确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外科主管大夫商量,暂时取消了次日的直肠癌的手术。最后还是内异症。
文图均摘自《一个医生的故事》,郎景和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