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宋海曲,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主任医师,厦门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厦门市慢病中心(糖尿病)专职负责人,擅长医院及社区糖尿病及并发症目标管理、相关诊治和宣传教育工作。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周六上午
什么样的糖尿病人算是“好病人”呢?我觉得这样的病人一般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说得好 门诊中,有两种病人让医生头疼。一种是跑题型病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与医生聊家长里短,与病情相关的却一点不提。还有一种“沉默型”病人,认为“我不说医生就应该知道”,有东西倒不出来,医生跟着干着急。和上面两种病人沟通,不是交流,更像是直流。一味输出或者输入。交流要有出有入,让医生听明白你想说的,你也要听明白医生说的。就诊时要准备充分,整理好化验单,简明扼要直述病情,有限时间里多做有用功;
学得精 防治糖尿病,八分功夫在平时。糖尿病不仅是医生的事情,更是病人自己的事情。在众多疾病教育中,糖尿病算名列前茅。医院、社区等都会开展糖尿病患教活动。这是好事,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很多学习的场所。要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比如:从讲座、书籍、网络、病友等获得糖尿病的知识。可以说,血糖的控制和掌握的知识一般是呈正比的。学得广泛,更要学精,要把知识掌握到能转化为行动,不能浅尝辄止,懂点皮毛就放弃。
信得对 糖尿病患者要听谁的话?医生、家人、病友、网络或广告?有些患者不相信医生,相信“包治百病”的秘方。能提供最好诊疗的当然是医院的专科医生,只有他们能够全面评估病情、提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生的目的是救人,“秘方”的目的是赚钱,很多虚假广告吹嘘“包治”、“祖传秘方”,还卖得很贵。药品中经常偷偷混有优降糖或者二甲双胍,使有的患者吃后昏迷,需送院抢救;
毅力强 如果找到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一定要坚持,除非病情出现了变化、或遇到其他特殊原因。很多患者病情刚得到控制就不坚持治疗,要么自认为“治好了”,要么因工作太忙不再坚持运动,或担心药会伤害肝肾。实际上,药物造成的伤害罕见,而高血糖对身体的伤害是确定无疑的。试想,如果药物比高血糖的危害还大,怎么可以让患者使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