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糖友,平日里能坚持自己监测血糖,但当中很多人都喜欢监测空腹血糖。发现高了,就自行增加尤其是晚餐前预混胰岛素剂量,或把长效磺脲类药物放到晚上服用。这样往往就出现了晚上血糖低了,但早上空腹血糖更高了,甚至比餐后的血糖还高。
多数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夜间都曾过因心慌、头晕、饥饿而惊醒,这时候就是发生了夜间低血糖。而早晨的空腹高血糖正是因为夜间低血糖后出现的反跳性高血糖。就像把皮球拍的越低皮球弹得越高一样。
这其实是一种保护反应。当患者低血糖后体内升糖激素会增多,使血糖升高。但很多患者以为血糖高是药用太少,就盲目加药,陷入越加越高的恶性循环。
要是一直以加药来缓解这种反跳性高血糖,那么极有可能引发夜间严重的低血糖。低血糖造成的危害是以小时来计算的,造成心脏、大脑急性缺氧,可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可以在数小时内危及生命。
所以一定要平稳降糖。一般口服降糖药物疗效评价需2~4周,注射胰岛素需一周,不要一看到血糖高了就马上增加药物剂量。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找到内分泌科专科医师进行科学的病情评估,制定合理的降糖目标,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千万不要看到血糖两三天还没有下降到心理位置就急忙私自加大药量。所以,如果糖友出现空腹血糖高,首先要加强自我监测,包括夜间夜间血糖值的测定。确定是否存在夜间低血糖造成反跳性高血糖,如果是这种情况,反而需要减少胰岛素或者长效磺脲类药物剂量,再或者换用短效类磺脲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