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进补要因人而异,比如下列三种体质虚弱的人在进补时,首先应选择“引补”。中医讲,引补是先调理好脾胃功能,为大补做好准备,避免进补的不耐受反应。
慢性胃肠功能虚弱 患者常表现为胃肠虚弱,肠功能蠕动缓慢,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营养缺乏,体质消瘦等症状,在这种状态下进补,是绝对不宜选用鹿茸、人参、阿胶来进行大补的,先应选择的是“引补”。
引补应以“运化脾胃,补而不峻”的进补原则,一是选用豆类、红枣、莲子、扁豆、薏米仁煮粥食用。二是喝红枣牛肉汤和生姜大枣羊肉汤,以健补脾胃,运化功能。
慢性呼吸道疾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会出现肺热多痰、呼吸困难、喘咳气短、睡卧不宁等症状,这时患者除注意防寒保暖外,在调养中也不宜大滋大补,应选择稳妥的“引补”对策。
引补应以“祛湿润燥,滋阴益肺”的原则,一是用芝麻、核桃仁、百合、银耳、白萝卜与粳米或糯米熬粥食用。二是肺火盛旺者,可多食用鸭肉、鹅肉和鳖鱼,有清肺益阴,祛火润燥的作用。
慢性心脑血管疾病 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等并发症,因此患者在进补时,要避免高热量、高蛋白之类的厚补,应选择温和渐进的“引补”,以防身体补而不受。
引补是收阳益气,调养心态,心情不好会影响阳气的收藏,要防止身体过多出汗,以免阳气外散,要注意对血管的保护,多补水,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清淡,多食用洋葱、芹菜、胡萝卜、小青菜等新鲜蔬菜,以及苹果、杨梅、柚子、葡萄、猕猴桃等活血降脂的水果。避免烟酒,减少油腻。选用山楂、黑木耳、荷叶熬粥食用,以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管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