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低了,人可能会有怪异的行为。
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老糖尿病患者,半个月来常常起夜时不去厕所,就在卧室里随意小便,便完上床继续睡觉。这么怪异的行为到了第二天早上却毫无印象,矢口否认。
我们先给这位患者做了相关检测,头部CT结果显示没有脑梗死的情况。接着是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值仅有4.9%,进一步进行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发现,日间血糖波动于5.0至7.0mmol/l,睡眠时间的血糖却波动于1.9至3.9mmol/l,夜间长时间处于低血糖水平。
症结初露端倪,这位患者夜间梦游随地小便的原因很可能是夜间低血糖所致。严重低血糖可以导致人出现意识障碍,甚至类似于精神病样的表现,所以才可能会有夜间会随地小便的怪异行为。等到了清晨,人体“升糖激素”分泌高峰出现,血糖水平又回复到正常,低血糖症状消失。晨起后他表现一切正常,也不会记得夜间的怪异行为。
为了进一步验证是否为低血糖所致,医生为其调整了降糖治疗方案,杜绝了低血糖症,就再没有随地小便了。
之所以长期低血糖而不自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位患者喜欢自己当“医生”。饮食控制过度,又很少测血糖,也很少去医院,仅凭个人感觉来自行调血糖,所以血糖控制过度也没有及时发现低血糖症。老年人的低血糖症状也常常不典型,尤其是夜间低血糖在睡眠中难以发现和及时纠正,是名副其实的“隐形杀手”。
要定期到内分泌专科复诊,既不能放任血糖升高不管,也不能过度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