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孩子吃得好坏,是家长最关心的事情,尤其是在学校。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北京举办第二届学生营养改善与学校供餐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营养专家分享了国外学生的营养餐。
美国:营养餐盘要有五种食物
都说美国的小胖墩最多,但现在情况有了改变,美国的学生吃得越来越健康。
“美国在1946年通过《国家学校午餐法案》,目前主要有国家学校午餐计划和学校早餐计划两种学校供餐计划,每年总计为学生提供超过90亿份早、午餐。” 美国农业部食品与营养服务司儿童营养项目副署长Cynthia Long教授指出,学生餐必须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午餐包括五种食物,水果、蔬菜、全谷类、肉/肉制品、液态奶,且对能量、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及钠含量都有严格限制。
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儿童健康、免饥饿法案》。这是美国第一次对学校零食进行监管,不允许校园内售卖碳酸饮料、油炸食品等,避免校园垃圾零食催生出更多的小胖子。学校成为了重要的饮食供给和营养教育的场所,预防学生肥胖及随之带来的慢病问题。
日本:每餐都要有牛奶
日本教育部前学校供餐调查官、淑德大学客座教授田中延子介绍说,“牛奶是学生饮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校营养餐中每餐都要有牛奶。”
日本学校一般会提供正餐、牛奶餐和加餐。正餐的主食有面包或米饭,还有配菜、点心和牛奶;加餐会提供点心/面包、牛奶;牛奶餐只提供牛奶,每餐中都必须有牛奶。
牛奶作为膳食钙的最好来源之一,对孩子长个子、强壮体格很有帮助。日本政府要求学生午餐要提供100%的国产鲜奶,小学生每日供奶200毫升,中学生300毫升。日本是最早为学生营养立法的国家,对营养的重视使中小学生健康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从1950~2000年,日本14岁男、女学生平均身高分别增长了18.2厘米和10.2厘米。
此外,日本还非常重视饮食教育。从小给孩子传授营养知识、纠正偏食、进行用餐指导,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等等。
韩国:学校周边设绿色食品区
从1981年颁布《学校供餐法》到2003年,供应午餐的韩国学校几乎达到100%。韩国学生的午餐盘分5格或6格,分别盛放米饭、汤或炖菜、富含蛋白质的配菜及泡菜、甜点、牛奶。还有为学生们专门打造的低盐、低糖、低反式脂肪酸食谱。
“为了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学校周边200米以内被设定为‘绿色食品区’,禁止出售影响儿童健康饮食行为的食物,如碳酸饮料、汉堡包等。”韩国饮食协会理事长任景淑指出,学校还会进行绿色饮食生活教育,开设烹饪课、开展校园早餐活动等,并让家长参与教学。
韩国的学校里除了有营养师,还配有营养教师(要求同时有营养师资格证及教师资格认证)。目前韩国小学、中学及高中一共有4700余名营养教师,保证学生营养餐的提供以及学校的营养教育。
北京:在中小学打造健康食堂
“北京市有六成中小学生在校用餐,打造健康食堂非常重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所副所长郭欣强调。
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健康食堂试行标准》为学校食堂“健康达标”设置了八大类数十项标准,包括学生食堂要配一名专(兼)职营养师;每周提前公布食谱和营养素含量,一周食谱不重复;主副食要粗细搭配;寄宿制学校商品部严控汉堡包、方便面等高脂高盐高糖食品,不得出售碳酸饮料等。
学生营养改善措施有了,但还需营养立法的保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马冠生指出,我国有1.2亿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对孩子成长发育至关重要,但我国至今仍没有将“学生营养”纳入法制体系,有了营养立法的保障,才能让健康食堂和营养教育能够有序、持久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