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11月13日> 总第1169期 > 16 > 新闻内容
说说卒中新发现
健康时报驻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约记者 杨 璞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3日  查看次数:  

 

 

  10月29日是第九个“世界卒中日”。有大量新研究发现,脑卒中的风险其实隐藏在一些易被忽视的生活细节中。

  女性饮酒增脑卒中 日本大阪大学和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小组对约4.7万名40至69岁的健康日本女性跟踪调查了17年,结果发现,与每个月只偶尔喝1~3次酒的女性相比,每天平均喝100至200毫升清酒或是喝1~2瓶啤酒的女性,患脑卒中的风险是前者的1.55倍。对每天平均喝200毫升以上清酒或2瓶以上啤酒的女性来说,这一数字则提高到2.3倍。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邢俊武解释,长期大量饮酒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不但会引起高血压,酗酒后的急性酒精中毒还可诱发血栓形成。这些都会增加卒中概率。

  孕妇太胖增加宝宝卒中风险英国《小儿疾病文献》杂志刊登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母亲孕期体重超标或肥胖,其孩子一出生就会出现血管壁增厚,日后心脏病危险也将随之升高。

  孕妇血管壁增厚是孩子日后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一大危险因素。孕妇太胖会连累婴儿的心脏,使其患心脏病和脑卒中的风险增大。

  维生素D不足脑卒中风险增加 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研究者根据摄入维生素D的多少将7385名45~68岁的日裔美国男性分为四组,通过34年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摄入维生素D最少的男性比摄入最多者脑卒中风险高22%。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食疗药膳门诊王东旭副主任中医师解释,这是因为维生素D低水平的人,更容易出现高密度胆固醇降低。而高密度胆固醇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冠心病病死率的作用。

  少吃主食者患脑卒中风险高 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少吃主食者患脑卒中风险高。研究者调查了4万多名30~49岁瑞典女性的饮食发现,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吃得相对少,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吃得相对多的女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最高可达其他女性的1.6倍。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明介绍,主食中富含的碳水化合物是神经系统和心脏的首要能源。曾经有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量每下降1个等级,蛋白质的摄取量每上升1个等级,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就增加4%。

  相关阅读

  我国中风病人很有个性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 王拥军

  全球每年卒中新发病例1500万人,死亡600万人,我国卒中病人占全球近三分之一。我国不仅是卒中大国,患者也很有“个性”。

  个性一:患者平均发病年龄早10年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一组数据:全球卒中发病率最高的三个国家是中国、蒙古和俄罗斯,我国卒中患者发病死亡率全球最低,致残率也不高,属于中等。

  数据说明我国面临的两个特殊问题:一是一级预防没有做好,疾病控制不到位,高血压、糖尿病等对脑血管有损害的疾病没及时得到治疗。二是我国卒中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之所以不那么严重是因为病人太年轻。我国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仅63岁,比美国患者得病年龄早了10年。

  个性二:发病部位主要在脑袋里 我国卒中患者超过700万,约70%为缺血性脑卒中。我国患者发病部位和西方不一样,西方国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病变部位是在颈动脉,我国患者主要是颅内出了问题。

  颅内跟颈部病变的原因都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同样摄入胆固醇,我们在脑子里得病的最主要原因或是身材跟西方人不一样,导致血脂、胆固醇沉着位置不同。动脉粥样硬化性是导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疾病,其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个性三:5年复发率近30% 我国脑血管病的治疗率80%已经能和美国持平。但溶栓和抗凝治疗一直没进步,这也导致我国卒中复发人群高。

  我国卒中患者第1年复发率15%,3个月的平均复发率10%,5年复发率近30%。有两类人最易复发,第一类人是根本不理病情,什么药都不吃;第二类人是过度关注,乱吃药,导致复发。发生了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是“极高危人群”,为防止“二进宫”,他们的坏胆固醇应<1.8mmol/L。

  降低LDL-C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他汀类药物是首选药物。治疗中患者不要随意停药、减量,注意定期复查,胆固醇的控制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旦停药,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