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近日,在广州一个地铁口的流动小摊上,8人因食用卤鸭脖等食品后出现心跳加速、舌头和嘴唇变紫发黑的情况,被医生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其中1人若晚10分钟送医就会丧命。为了让酱卤肉制品好看、鲜嫩,亚硝酸盐成了一些小商贩惯用的“调料”,如果非法过量添加,对健康危害很大。 鸭脖子、鸭翅、酱肉等酱卤肉的制作大体分两步:腌制、卤制。商贩一般是在卤制过程中加入亚硝酸盐,使肉看起来颜色鲜亮,也可减少烹煮时间,使肉口感鲜嫩;最后还能防腐,延长保质期。
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中的规定,亚硝酸盐作为护色剂、防腐剂,在腌腊肉、酱卤肉、熏、烧、烤肉类等八类食品中允许添加,合理限量使用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
吃根鸭脖子为什么会差点丢掉性命?原因在于商贩添加的过量亚硝酸盐。街边小摊、小餐馆及农贸市场的商贩不能严格控制亚硝酸盐用量,肉制品也不会检验后售卖,导致近几年亚硝酸盐中毒事件频发。2012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部发布2012年第10号公告,禁止餐饮服务单位采购、贮存、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广泛用于鸭脖、鸭舌、猪蹄、牛肉、羊肉等偏红色酱卤肉制品或烧烤食品。我特地做了一个实验,从超市买来猪蹄和瘦肉,焯水后煮制,实验发现,没加亚硝酸盐的肉颜色偏白,略带褐色,而加了亚硝酸盐的是粉红色。有些肉在卤制中会加酱油、焦糖甚至红曲(天然色素,比亚硝酸盐安全)进行“上色”,但这些肉制品是暗红略带酱色或枣色,绝非鲜艳的粉红色。
除了颜色,肉质过分软烂可能也有问题。应尽量远离流动摊点、烧烤摊及监管较难的小餐馆、农贸市场等,尽量不要在这些地方买酱卤肉制品。因亚硝酸盐允许在一些肉制品中使用,买时要看配料表,避免一次性多吃含亚硝酸盐的食物。 辛 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