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4年08月25日> 总第1149期 > 18 > 新闻内容
控糖有个“黄金6年”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李光伟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5日  查看次数:  

  1997年,美国《糖尿病护理》杂志刊发了一项中国的研究——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2008年及2014年《柳叶刀》及其子刊《柳叶刀糖尿病》上发表大庆研究随访20年和23年后的成果报告。大庆研究用证据向世界宣告:生活方式干预能够减少糖尿病发病率甚至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在这个过程中,“6年”这个干预时间段关乎着糖尿病高危人走向希望或走向死亡。

  23年随访期内,糖尿病人群死亡330例,活下来的是260例;正常人死亡人数仅为101例,存活的是360例,可看出死亡率差别之大。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如果不干预,发生糖尿病后,伴随的心血管疾病可能随时会要了你的命。

  在最初的6年干预后,我们看到,全因死亡下降了29%,心血管死亡下降了41%。6年期过后,参加试验的许多人自行继续保持着生活干预期间养成的好习惯,所以在后来的十几年中,仍可以看到这6年的效果。

  任何国家都喜欢花钱少收效大的干预!那么做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选什么人群最好?什么时机最好?有没有“黄金”人群?有没有个“黄金”时间?大庆糖尿病研究提示:可能有!如果我们把血糖小于160mg/dl的群体变为糖尿病的概率设为1,那么血糖水平在180mg/dl以上的人群这个风险就要提高2倍。因为干预在这两个人群都有效,那选择血糖较高的人群就收效更多!至于黄金时间可能就在前几年。因为23年的随访期内,血糖进展的速度在前6年是后17年血糖增长速度的10倍。

  因此想要控制糖尿病高危人群不转化为糖尿病人,把握这个黄金6年十分重要。晚了,他们就已经汇入糖尿病的洪流。国际著名糖尿病专家Matti Uusitupa博士也曾在《柳叶刀》杂志发表评论说:“我们提议生活方式干预应更早开始,在血糖水平还正常时就开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早期预防糖尿病和它的主要后果心血管疾病的目的。因此,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都应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

  相关阅读:

  往期回顾:577个人,被足足跟踪了20年!1986年,一项迄今世界上时间最长的医学研究随访在大庆拉开了序幕。577个人都是处在糖尿病边缘的“糖耐量低减人群”,其中439人受到生活方式的长期干预,他们改变了大鱼大肉、松松散散的生活,管住嘴,迈开腿,其中一半以上都成功地摆脱了糖尿病的魔影。

  生活方式干预的总原则是:少吃,降低热量摄入。比如:限盐限酒、多吃蔬菜水果、主食多样不过量、增加钙摄入、减少膳食脂肪、增加优质蛋白,多运动增加热量消耗等。详见健康时报2008-11-24健康时报焦点03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