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中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家属拿着一大堆检验单或是胸片、CT片的袋子奔走在各个楼层,希望医生看看片子来诊断疾病。空军总医院放射科主任时惠平指出,这是典型的过度依赖检查设备,这种不见患者,只见片子的诊疗方式,非常不靠谱。
原因很简单,医生接诊病人,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重点是针对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判断病情轻重以及治疗。不论磁共振、CT,还是彩色B超、X线等影像检查结果都只是参考,并不能作为最后诊断的惟一依据。
医生仅从片子上,有时是无法判定疾病与影像之间有多大相关性,假如某人患腰椎间盘突出,疼与不疼时做影像检查,影像报告显示没有太大区别,但患部局限性水肿、肌肉痉挛等临床症状,则需要与医生面对面检查后才能发现。
一般来说,患者对病症描述、近期感受变化,以及对患者查体等诊断价值,远远大于影像检查结果,很多时候各类片子仅是一个参考。因此,患者和家属也不要过度依赖影像检查,到处托关系拿着片子找专家看,这样反而延误病情诊断。
另外,检查结果的真实性不仅依赖于高精仪器和试剂,更重要的是检查者的各种准备工作,比如按要求禁食或是清淡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