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最大的悲伤,无异于挚亲的离去,刚刚过去的云南鲁甸地震中,600多位逝者的家庭,同时遭遇了这种灭顶之殇。
有些不幸丧失亲人的人会出现居丧反应,这是一种因亲人亡故而出现的急性应激反应。亲人亡故如果是突然发生的或者与死者关系越密切的亲人,由此导致的居丧反应通常更为强烈。
他们可能会在生理、情感、认知和行为等多方面出现改变。生理上会感到头痛、恶心、筋疲力尽、肌肉痛和性兴趣下降;情感上则变得悲伤、愤怒、疑心、内疚、绝望和孤独;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模糊和记忆力下降等认知改变也会出现;行为方面则可能遭遇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社交退缩、哭泣和经常梦见死去的亲人等。
如果能积极调适心态,正确应对居丧反应,一般悲伤在6个月到1年就会消失。如果一年后仍无法走出,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反应,就要求助于心理或精神科医生了。所以要跟自己定个一年之约,努力在这期间内消除悲伤。
暂时收起遗物重建生活 经常看到死去亲人的遗物,会不断强化思念之情,加重精神上的折磨。因此,不妨把有些遗物暂时收藏起来,或重新布置房间,经常告诫自从现在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当下及未来新生活中去。
走出家庭追求全新的生活 走出家门,积极面对新的生活,是较快走出低谷的最佳方式,如增加交友机会;开阔视角,学习他人的应对方法;培养新兴趣、爱好,逐渐调整自我,使生活丰富多彩起来。
适当劳动增加适应能力 如做饭、洗衣服、交电话费等,在家务劳动中还能打发孤寂感,增加自信心,逐步走出悲伤,适应现在新生活。
用积极方式消除内疚 亲朋好友要给居丧者一些情感支持,多陪伴他们,鼓励他们表达出来,以积极的方式来消除内疚,改变不现实、不合理的想法,倾听、理解、支持居丧者,对他们大有帮助。
最好的怀念是保重自己 正确对待失去亲人的现实。失去亲人确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但这种灾害是无法预料和抗拒的,亲人的离开是无法避免的现实,而对亲人最好的怀念就是自己多保重身体,更好地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