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儿子让我好好看看这篇文章,以后不要乱输液”……7月24日的健康时报3版,刊发了讲过度输液危害的文章《北京有个门诊不输液医院》。文章见报后,读者反馈多,专家也有感受。编辑最近发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科的林云峰医生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心得,让我们来看看。
老家一个6个月大的娃娃,从乡镇诊所转到市级医院再到我这儿,已经是支气管肺炎伴有腹泻,中度脱水。我给孩子开了两天的门诊输液,缓解了孩子的脱水、发烧等症状后,于是我给孩子继续开出口服药处方。没想到却遭到了的母亲的反对。
她问我为什么不给孩子输液,她到每个医院都要输几瓶液,输液才能治好病。我知道她是在担心口服药的疗效,就像我每天都能遇到的家长一样。
其实,大部分儿童的常见病只需要给予良好的护理以及些许的口服治疗,效果等同甚至更胜于注射治疗,这已经在发达国家等到了证实,将来也会在中国得到认同。比如,没满月的孩子因为鼻腔还很小,而且不会翻身,鼻塞是很常见的。出现鼻塞时给他翻个身或者抱一会儿就可以缓解;孩子生平第一次发高烧,温度持续在39度以上,但又没有其他症状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提醒下医生考虑“幼儿急疹”。提醒下医生可以避免孩子遭受过多的注射或是其他不必要的医疗……等等。
儿童的免疫系统在青春期尤其是8岁之前都在逐步成熟,他的成熟就依赖于每一次感染疾病对免疫系统的锻炼,所以越小的孩子得感染性疾病的几率越高。但随着孩子免疫系统的成熟,他患感染性疾病的机会就会减少。
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病毒感染,它本该没有指征使用抗菌素的,但却经常被使用,这会让孩子体内的正常菌群(是其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受到伤害。其实,就算是细菌感染,对于胃肠功能健全的孩子,口服抗菌素的效果甚至比接受输液抗菌素来得好。因为在大多数医院,出于门诊管理的需要,几乎每个需要输液的孩子,都在短短的2~4小时内使用完他当天所需要的抗菌素,这种用法会使很多抗菌素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医生应该更审慎地开具自己的输液处方,而家长,也应该以耐心来期待孩子免疫系统的成熟。
即便每天都要苦口婆心地劝告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输液”,我也知道,这并不能免除这些孩子将来还要遭受输液或者注射,也不能完全阻止更多的家长继续执著于输液。在这个效率至上的国度,当一个医生只有3~4分钟的时间给一个孩子诊病,最保险的方法显然就是随大流的注射;很多家长的健康素养也决定了他们认为给孩子输液才是对孩子的重视;还有药品营销的问题等等。当然,也要期待更多的医生加入到医学科普的大军中,让更多的人知道对过度的输液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