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惑之年,演员廖凡问鼎柏林金熊奖,成为获得该奖项首位华人。当过多次“绿叶”,可谓大器晚成。徘徊在二三线,他心中也有过郁闷。谈及这次获奖,廖凡认为这是对自己坚持的回报:“如果我那么有才华,早就该站在那个舞台上,这告诉我坚持是有回报的。”
廖凡不是高产演员。一直以来,他对出演的角色都很挑剔。哪怕在经济拮据的时候,也不愿意妥协。“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和同学总是说我比较笨。我理解笨不是一个纯粹的贬义词,是说我这个人干什么都把自己搞得很苦。” 演《让子弹飞》的时候,我健了两个多月的身,这还不是时间最长的。最长的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健身三个多月。夏天,温度不止三十多度。每天光跑步就是六公里。一开始我还往脸上抹增黑的油,让自己显得黑一些;后来发现阳光太强了,改抹防晒油;再后来就什么都不抹了,无所谓了。最后晒得自己都认不出自己。我一直到现在都有晒伤的后遗症。
“我不知道什么心态算是可贵的。我只是看到我们的导演,他做什么事都不着急,能沉得住,能抛开目的。现在很多人是做一件事一定要得到什么。”用演主角的心态来演好配角,是他的标准。
综合摘自2月20日、21日《金融时报》、《南方周末》,孟 黎、冯 翔/文,IC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