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进化中都是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一般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就会越严格。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可能是“烫”出来的。比如,在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地区的人们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人们爱喝“功夫茶”,也是趁热饮用的;而移居到新加坡的福建人后裔,仍有喝热饮的习惯。相应的,这些地区人的食管癌发病率就高于哪些不喝热茶的地区。
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还是一般饮食卫生角度上分析,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人体在37℃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里的温度多在36.5℃~37.2℃之间,而人们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应在10℃~40℃左右,一般能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60℃。当您吃东西时,已经感到很热时,温度多是在70℃左右了。青少年的口腔黏膜更加脆弱,应从小养成不食过烫食物的生活习惯。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者,更应早日纠正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