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能不能运动呢?答案是,能,而且是必须运动。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和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发布的《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指出:骨质疏松的治疗不是任何一种药物或方法就能达到明显疗效的,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综合用药并结合体育运动。
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的“骨质疏松预防运动方案”是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常用的运动项目有步行、慢速跑、骑自行车、游泳、爬楼梯、登山、舞蹈及各种拳操等。步行是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有氧训练活动,可适于年老体衰者。步行速度宜中等偏快,全身放松,每次持续15~30分钟。力量运动,腹肌、背肌、四肢肌练习可用杠铃、哑铃、沙袋、滑轮、专门的肌力训练器、自身体重如原地跳高等进行抗阻训练,也可采用等长训练。
运动频率即每星期运动的次数也要注意。如运动量较小,可每天1次或隔日1次;若运动量较大,则时间间隔宜稍长。但要注意的是如间隔超过3~4天,运动效果的蓄积作用消失,疗效则会减低或无效。运动频率的确定一般以次日不感觉疲劳为度,每周训练3~5日。
中、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背肌伸展运动、腹肌的肌力以及上下肢肌力练习、平衡训练和有氧运动。另外,每日30~40分钟散步有利于刺激骨形成。在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需提高运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