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后,人体内几乎所有的承重关节,如颈椎、腰椎、髋和膝关节及跟骨等都可能会出现骨质增生,也就是骨刺。这就如同人衰老了,头发会变白,眼睛会“老花”一样,骨刺就是骨关节退化的一种表现。
其次,就大多数人而言,没有明显症状的骨刺就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只有当骨刺直接压迫了神经、血管,或者骨赘过大、关节经常被“卡死”,或关节严重疼痛、畸形、不稳定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保守治疗无效者才需要手术。此时手术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切除骨刺,而是处理骨刺造成的压迫、合并的畸形和疼痛等。
适当运动可以改善组织的血液循环,增进骨关节的营养。针对不同的发病部位,选择非负重或轻度负重的活动(例如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可以选择游泳、蹬空车等,此时关节不再负荷上半身重量),可以增进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同时不加重关节的负担。这里需要特别提出,部分病人认为爬山、蹲起锻炼可以磨掉骨刺,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骨刺都长在关节的边缘,过度活动只会导致关节磨损、退变的加重,不可能消除关节边缘的骨刺。
我们主张,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合理的控制体重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下肢的负担,能有效预防和缓解下肢骨刺的发展。另外,在疼痛急性发作期应该减少活动,注意关节部位不要直接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