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数据,我国每年约有6940万骨质疏松患者,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到2020年,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总人口数将达到2.87亿。全球现有2亿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约占其中的80%,主要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减弱有关。
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大豆异黄酮干预对不同雌马酚表型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研究负责人:糜漫天,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教授
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大豆制品中的大豆异黄酮作为一类植物雌激素,具有弱雌激素样活性却没有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副作用。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东、西方女性骨折和骨质疏松发生率不同,日本女性明显低于欧、美国家,秘密武器就是豆制品。日本人每天从豆制品中获得异黄酮25~45毫克,而西方人不足5毫克。
为验证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研究团队在重庆市做了该项目的调查。
共有575名女性参与了此次研究,均为重庆本地的绝经后女性,其中213人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均无严重的妇科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及癌症史,在调查前6个月内未口服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等影响骨代谢的药物或是接受激素替代治疗。研究在第三军医大附属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体检中心及重庆市老年大学开展。
研究发现,膳食大豆蛋白、大豆及其制品摄入多,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率低。而膳食中多摄入钙、维生素A、维生素D及深色蔬菜和奶类也能有效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但动物蛋白、烹饪油摄入能显著增加其风险。
雌马酚作为大豆异黄酮的代谢终产物,在体内最为稳定,具有更强的生理活性,但仅有30%~50%人能够代谢产生。研究发现,对绝经后女性来说,不管能不能代谢产生雌马酚,长期在膳食中增加一定量的大豆蛋白摄入,都能增加其腰椎骨密度。
此外,适宜运动能使女性在青春期时获得更高的骨密度峰值,中老年时保持运动可减少骨质丢失。调查同时发现,体质指数(BMI)可能是影响中老年人群骨矿物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维持在适宜水平,可使骨组织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加大,减少骨吸收而刺激骨形成,有利于提高骨强度和骨矿物含量。文 雯整理
相关阅读
喝豆浆对预防乳腺癌有益
谣言:“女性长年喝豆浆导致乳腺癌”的说法一直在网上流传。豆制品含有大量以大豆异黄酮为主的植物雌激素,常年喝豆浆,未能吸收的雌激素在体内积聚,得乳腺癌几率大大增加。
真相:长年喝豆浆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反而有助于预防乳腺癌。2012年,上海市疾控中心参与,涉及中美9514名乳腺癌患者,平均跟随7.4年的大型调查报告粉碎了这个谣言。从2002年起,上海市疾控中心对5042名20~75岁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长达5年的全方面研究,发现大豆蛋白质摄入最多的乳腺癌患者的死亡危险可降低29%,复发风险可降低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