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连医生都害怕小儿腹泻?每当我跟家长讲述这种观点时,他们都不约而同这样惊呼。但这不是我的观点,不是有句老话叫“病家怕抽,医家怕泻”嘛。
其实,我们应这么理解,腹泻不可怕,大多都可以治好,可是腹泻有个特点,恢复有个过程,大多要一周以上才能好,而且腹泻患儿的日常吃喝护理都有讲究。可如今孩子一生病,家长都希望一两天见到效果,而医生在一两天内根本治不好孩子的腹泻,于是,家长的埋怨和不理解甚至纠纷就这样产生了。由此,才有了那句医家最头疼碰见腹泻的孩子了。
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我觉得孩子腹泻时家长有几个关键工作需要配合医生做好。
首先,不要急于给孩子吃止泻药,除非医生指导你用。因为腹泻也可以看作是人体为了抵御感染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然后观察大便性状和次数。看大便是什么样子很重要,如果是糊状或大便里有不消化的奶瓣儿,量不大,不是水样变,也不是黏液脓血便,可以暂时不用处理,观察一下。如果是水样变,每次量很多,或肉眼看见黏液或血丝,应立即去医院并化验大便。
同时,观察孩子是否有脱水现象。如孩子哭时泪少或无泪,加上尿少,说明脱水严重,要立即补液。如孩子不吐,可给其喂口服补液盐(市面有售)。如呕吐严重,不能进食,需去医院。
腹泻的孩子,如果是母乳喂养,可继续;牛奶喂养,则需冲稀点或换成无乳糖奶粉过渡一下。大点的孩子,停一下牛奶和肉蛋,清淡为主,只吃点稀饭就可以了。总之不能饥饿,也不要过饱。
另外,需要进行以下观察提供给医生,如给孩子量体温,看身上有无皮疹或其他异常表现;看腹泻是发烧前出现还是发烧后出现的;看孩子是否精神差,阵发性哭闹等。
无论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腹泻,都可用胃黏膜保护药,如思密达。必要时还要用口服补液盐,防止孩子脱水。另外,可适当补充有益菌等。
链接:
什么时候一定要带腹泻的孩子去医院?
当孩子严重呕吐、不能进食时;孩子有阵发性哭闹,尿少,呕吐,精神很差,面色改变时;严重的腹泻,每次量多或次数很多;小于一岁的孩子;有明显的黏液便或脓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