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11月04日> 总第1069期 > 19 > 新闻内容
中疾控邵一鸣被指剽窃论文
魏铭言/文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4日  查看次数:  

  10月22日,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发出通报,称去年12月1日以该中心研究员邵一鸣为通讯作者,发表在《柳叶刀》杂志(在线版)上的一篇学术文章,存在擅自使用其他科研人员研究数据的问题。

  被认定为擅用他人科研数据的文章,名为《2003-2011年中国抗病毒治疗预防艾滋病单阳家庭夫妻间传播的全国性观察队列研究》。文章经《柳叶刀》在线发表后,即在中疾控性艾中心内部引发巨大争议。

  该中心综合室、流病室、治疗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这篇文章中使用的分析数据和主要观点,是他们多年的科研成果,文章上署名的8位作者都没有参加过该研究。他们认为作者的行为是“盗用”科研数据。

  但邵一鸣及其他署名作者,均认为他们只是使用了国家防艾数据库中的公共数据,没有问题。

  今年10月5日,在中国疾控中心的协调下,《柳叶刀》杂志纸刊以增补19位作者署名的方式,正式发表了上述争议文章。在同期刊物上还就这一少见的大规模增补作者事件做出了《更正》。

  邵一鸣,因多年研究艾滋病疫苗而闻名,全国政协委员,也是中国疾控中心早年认定的艾滋病首席专家;《柳叶刀》,是世界最权威的专业医学科学期刊。

  双方争议:

  记者日前分别采访邵一鸣团队成员和部分“增补作者”,双方均对官方通报处理结果并不满意。

  中国疾控中心性艾中心治疗室副主任赵燕:“该论文署名作者无一参加中国的艾滋病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工作,而我中心从事艾滋病单阳家庭抗病毒治疗、监测工作的人员事先完全不知道该论文的撰写及发表”,赵燕是增补的19位作者之一。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增补作者说,对于这些基于国家数据报告系统,同时又包含多个应用性研究模块在内的数据的使用权问题的确值得商榷。

  原作者之一称,论文的基础数据,均来自国家艾滋病防治数据库的公共数据库。国家规定的国家公共数据库使用原则是:互连,互通,共享,共用。研究团队按卫生部领导指示,经中国疾控中心授权的账号下载数据库,经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整个研究符合科学研究规范。

  专家观点:

  中疾控性艾中心伦理审查委员会主任王若涛:使用数据未经审批,违反规定。

  一位参与过对论文事件调查协调,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医学伦理学专家认为,从现在的调查结果看,以邵一鸣教授为通讯作者,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论文所使用的单阳家庭艾滋病防治数据,来自国家防艾数据库中的暂未公开数据,但没有经过中心规定的申报审批手续,就擅自获得,并交予论文第一署名作者——贾忠伟进行分析,并撰写成公开发表的论文,确实是违反了相关科研规定。

  如果邵一鸣团队仅是用无关联的工作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创造性的观点贡献,单独署名发表论文,是合理的;但如果不是这样,仅仅是使用其他科研项目已经得出的科研数据,在此基础上做了一般性的统计分析,却擅自署名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毫不体现前述科研人员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应该算是学术“剽窃”。

  摘自10月25日《新京报》,魏铭言/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