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10月10日> 总第1062期 > 07 > 新闻内容
慷慨的人前途更好
健康时报驻山西记者 刘志友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0日  查看次数:  

  受访专家:田峰,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中国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情绪障碍、睡眠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心理问题、青少年行为问题、女性及幼儿心理问题的诊治,中西医结合诊治心理疾病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和周三下午

  在生活中,人们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做选择,但近日,美国《大西洋杂志》网站和《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研究指出,如果你能先人后己,对别人更慷慨,前途发展会更好。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田峰非常赞赏这个观点,以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选择固然重要,但从培养心理正能量的角度看,兼顾他人的感受和利益,慷慨大方对待人和事,把握好慷慨与自私的度,是人生规划很好的助力器。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在人际来往中,想要别人树立对自己的信任,就要慷慨,不仅表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上,夸奖他人、宽以待人、学会分享和鼓励等,都是对他人慷慨的一些表现。

  这种慷慨甚至能让你获得异性的青睐,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多做善事有助于提高互相的吸引力。无私的行为能让男女在潜在的性伴侣面前显得更具有吸引力,这一效应在男性中更为明显。

  需要提醒的是,慷慨要学会交换共用,许多人之所以不肯放手,可能是怕把他喜爱的给了别人再也拿不回来了,交换共用可以打消顾虑,使他发现所没有的那些东西的吸引力,逐渐地,也会变得大方起来。日常生活中,学会和他人交换使用工具,有好东西、好吃的学会共享,当自己的物品有重复时,考虑送给身边需要的人,获得他人的认同,自己也有了满足感。

  有些“80后”“90后”之所以霸道、独占、小气,其实这跟没有机会与别人分享有很大关系,不妨找朋友多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及幸福快乐的事儿。遇到身边的人,哪怕是竞争对手有麻烦时,也鼓励他不要气馁,这种行为就是给予他人最大的善意,也是人格成熟的表现。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这是慷慨的重要表现形式,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他人沟通,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

  当然,慷慨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献血、捐款、助学、见义勇为等,如何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如果出现与条件不相符的过度慷慨行为,如将房产无理由送给别人、把工资都花了请客、透支买奢侈品等,就要留意是否为轻度躁狂的表现,要及时就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