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发豆芽的装置和瓶底
②第二天就长出了小芽
③四天之后,30克绿豆变成了150多克豆芽,不但重量增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也增加了。
室外高温,室内闷热,让很多人觉得很难受,但对很多主妇来讲,现在却是一个制作美食的季节。
30℃以上的温度,是酵母和霉菌的最爱,不仅可在短时间内发好面蒸馒头、做面包,也可较快的做好清甜可口的米酒。其实,在这个季节,还有一种美食最容易做——豆芽。
发绿豆芽比黄豆芽更容易 我们常吃的豆芽有绿豆芽和黄豆芽两种。从营养价值上来说,绿豆芽以糖类或淀粉为主,而黄豆芽的蛋白质含量相对突出,而绿豆芽中维生素C的含量基本是黄豆芽的两倍。
从生长条件来讲,绿豆芽“喜热怕冷”,而黄豆芽刚好相反。此外,黄豆芽萌发性不如绿豆芽,且对空气、光照的要求更高一些。因此,自家厨房发豆芽,绿豆芽相对来说更容易。当然,黄豆芽也可以自己在家做,只是发芽的成功率和一致性要低很多。
实验过程:豆芽四天就长成 先称30克绿豆,洗净放入容器中,把刚烧开的水冷却一会儿,倒入,淹没绿豆(发黄豆芽一定要用冷水泡)。找一个饮料瓶,瓶底用剪刀戳一些小洞,把瓶子上端狭窄的部分剪掉。待浸泡绿豆的开水自然晾凉后,将绿豆转移到塑料瓶中,多余的水分会自然流出。
第二天早上一看,发现一颗颗的绿豆上已长出了约1厘米的小芽。等到晚上回家,瓶中的绿豆芽变大了,体积增加了一倍。第三天晚上发现,除了长出根须,还多了小叶子。第四天早上,瓶中的绿豆芽已经装不下了,当时的一小把绿豆现在变成了一筐绿豆芽,晚餐时就能吃了。
发黄豆芽比较费劲,第二天只有20%的黄豆发芽,第三天也没什么大变化,要及时把没发芽的剔除掉,第四天时,虽产量比较小,发的芽也短,但也能吃了。
心得体会:
无论黄豆芽还是绿豆芽,要记得每天早晚“冲澡”一次,不然豆芽会干掉。尤其是黄豆芽,需水量较大,温度高时易变质,有时间换三次水更好。要想豆芽长胖,上面压一个小石头,要想豆芽长得瘦高,就不用压了。从浸泡开始,只要是接触豆芽的东西,筷子、碗、水还有手,要保持绝对清洁、无油污。在家建议大家发绿豆芽,成功率接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