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8月08日> 总第1046期 > 21 > 新闻内容
葛根治好“歪脖子病”
健康时报记者 井 超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8日  查看次数:  

  编者按:《首钢30年慢病防控经典》一文刊发后,广受好评。许多从事慢病防控的工作者联系健康时报,说“你们让我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一些企业职工也打来电话,说“还想看这种集体防病、治病的内容,实际、有用!”该文作者健康时报记者井超说,关于这两种读者需求,她都有话要说。一起听听!

  首钢模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典型案例,不仅摸索出了高血压防治的有效措施,还开创了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新尝试。高血压患者们耳熟能详的愈风宁心片,就是这个项目中的一项意外收获。

  “在首钢查高血压时,我们就发现,有些工人歪着脖子就进来了。”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刘力生教授说,这些歪着脖子的工人大多患有高血压,同时脖子、后背发硬。而为何高血压患者会有这个症状?当时从西医角度分析,原因尚无法明确。

  一同出诊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雷海鹏教授看到这些患者,联想起中医的伤寒论,并发现这与伤寒论中的“太阳病”(中医认为太阳病为六经病之一。患者或有恶寒、头痛兼项强,即脖子发硬)症状非常相似,而中医治疗这个病是用葛根。那么,把这个方法套用在“歪脖子病”上,行不行?于是,雷教授开始了大胆的尝试。

  “他配了个方子,把葛根、黄芪黄连汤几味药搭配在一起,葛根起主要作用。”刘力生说,那个时候,雷海鹏教授隔三岔五地骑着自行车驮上一大包草药回来,来回四十多公里,“然后我们十几位医生一起帮忙包成三钱一包的小包装,发给患者回家煎煮喝汤。”

  “别说,还真管用。”工人们服用一段时间后,脖子发僵的症状有了很大改善。而这个意外收获,最终制成一种可改善高血压头颈痛的制剂,并在刘教授建议下命名,这就是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很熟悉的“愈风宁心片”。

  后来,药物研究所根据这个发现,提取葛根素用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上,比如眼科治疗眼底疾病等。但最广为人知销量也较大的,还是愈风宁心片。现在,愈风宁心片已经是比较常用的处方药,用于治疗高血压头疼、冠心病以及突发性耳聋等。患者可咨询医生使用。

  不过,刘力生教授说她还有个遗憾。“我一直觉得这个药或许可以预防中风”,她告诉记者。只可惜中药预防脑卒中的研究一直未能深入开展,只是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一定结果。这项未尽的研究,至今让刘力生念念不忘。

  记者的话:

  这篇首钢慢病防控稿,耗时一个多月。我曾前后走访了很多亲历者以及随后到来、接棒做慢病防控这件事的工作者,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屡屡提及“那时不讲报酬,就是一腔热血干工作”时的自豪和欣慰,令人动容。

  做慢病防控,不容易。能坚持三十年,更难。

  然而三十年弹指一挥间。首钢的慢病防控工作者们以医生、学者的角色,用执着与坚持为中国的慢病预防与管理,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他们也曾面对困难,经历饥荒、下放、“文革”等不同寻常的历程,但用爱心、耐心、责任心不懈努力,终成大家,也终将此事做成了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业,令人敬佩!

  反观自身,我们同样处于大变革时代,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将许多矛盾摆在了面前,而学术上的浮躁和社会医疗体系上的不健全也使很多青年医务工作者无所适从。面对这些纷乱困局,我们或许应该从老一辈医务工作者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上汲取精神力量,那就是忠于事业,甘于寂寞,勇于奋斗,对困难和波折甘之如饴,这样才能调整好步伐和这个激情的时代一起进步,才能终将这份事业进行到底。

  做慢病防控,需要这种精神,依赖的,也是这种精神。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