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日前,健康时报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举办了如何做好褥疮期的防治健康讲座。
提到褥疮,大家第一反应就是长期卧床,很难行动的病人,特别是到了夏季,可以说是卧床患者最难熬的季节,为什么同样是躺卧半小时,健康人没事,卧床患者就必须翻身移动,不然就会得褥疮?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健康的打字员一坐就是三个多小时,虽然他的整个臀部坐在椅子上没有动;但坐骨结节的局部始终地在起伏移动,这部分组织没有持久地受压,因此不会产生坏死而发生褥疮。而一个截瘫的病人同样是连续坐三个小时,由于他的下身完全瘫痪,局部缓动也不存在,坐骨结节下方的组织始终处于高压的压迫中,因而就易坏死而发生褥疮。
任何原因所致的组织长时期受压,或短时间强压力损害,均会造成组织坏死而发生褥疮。褥疮的发生与部位、压力大小、压迫时间长短有关。组织承受的压力以骨骼突出部分最大,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弱。
人体在仰卧时,骶、臀、足跟后、枕部所受压力最大,在俯卧时膝部和胸部受的压力最大,在坐位时坐骨节结处受的压力最大,因此这些部位易发生褥疮。而接触面积大,承受压力平均的部位一般就不易发生褥疮,如背、腹、大腿等部位。对极度消瘦者,必要时用折叠的棉垫或水袋将骶尾部悬空,以防受压。未发生褥疮者可每天用红花油轻按摩骨突处,预防褥疮的发生。
时报提醒:褥疮一旦形成,首先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加强营养。其次定期翻身减压,解除局部压迫,一般白天3小时翻身1次、夜间5小时翻身1次。也可使用气垫、气圈、海绵垫等使受压部位悬空。据《健康时报》 2006年03月02日第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