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出差在外,总遇到一些人说我“表里不一”,50多岁的年龄,40多岁的身材,30多岁的身体素质。要知道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标准的“药罐子”。现在身轻如燕,返老还童,是十几年的瑜伽运动带来的意外变化。
二十多年前,正值工作繁忙,身体渐感吃力。因一直从事医药相关的工作,我对健康非常重视。一位医生朋友建议说:“你不妨学习瑜伽等柔性运动,慢慢拉伸筋骨。”
最初我只是从书籍中学习瑜伽动作,后不满足于书本指导,又参加了北京的专业培训班,才得知史料记载的瑜伽竟有八万四千多个体势。为了好的效果,我力图做到肢体柔软、动作完美。我最喜爱的动作是莲花坐,让人安详和平静,所以每次都会主动练习很长时间。有一天医生说我滑膜积液、半月板轻度损伤,因为长时间的莲花坐导致下肢缺血。我这才知道在训练班里,不少人都有瑜伽病。
而随着学会动作的增多,我还陷入了严重的困惑。一边是数不清的繁复体势,一边是每天锻炼有限的时间,即使几十个体势,多数人也难以坚持。难道不能化繁为简吗?
一次偶然机会,我学习了源于西藏的十式瑜伽,才豁然开朗。原来现代人把瑜伽和塑身、减肥、治病、时尚混为一谈,追求标准的动作,却不注意身体的成长规律。真正的练习是要关心身体和心灵的变化。
这是西藏僧人为了抵抗当地的寒冷,传袭下来的十个动作。学习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倒立式、滚动式、平举式、倒V式,或是其他,都和小时候伙伴们玩耍的动作像极了,练习时好像回到了幼时和大家一起玩闹的画面。因只十个动作,练完仅需半小时。
要知道小孩子在玩时,心里是喜悦的,无忧无虑。我便开始不再专注于动作是否完美,告诫自己,应怀着愉悦的心去练习。就这样,每次练完头脑变得一片清明,精力就如同小时候一样,有用不完的劲儿。这种瑜伽也成了我感受童真的纽带。
之后我多了一个外号——“十式”迷。每天早上洗漱前,我都花半小时做一遍,然后才洗漱。晚上也必须修行一遍才能睡着。一天不练无精打采。
神态的变化最为明显,路上遇到的老熟人都问我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而我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和自己相处、沟通。学着像个纯真的孩子,善意温柔地对待自己,倾听身体、内心的声音。从前一直戒不掉的烟瘾问题,慢慢的也不再是困扰。
现在不管我去哪儿,甚至出远门,也总带着瑜伽垫。不需要专门的时间和场地,有空就可做几个动作,身体就会很舒服。无论内心多么浮躁烦闷,一下子就变得闻风柔软,看雨生情,心生净土。
如果人感到云淡风轻,神清气爽,那办公、处事自然事半功倍。瑜伽还是我最好的私人医生,办公室坐久了,头晕脑胀,或是腰酸背疼了,几个动作下来,疲劳顿消,浑身也舒坦了。
博客上我分享自己在修习时的心得和变化,引得周围的好友,都加入了我的行列。这套动作简单易行,没有年龄限制,没有进入门槛。因而我结识了各个年龄段的朋友,在心态上愈发年轻。在他们的鼓励下,我写一本书——《瑜伽梦》,记录自己十多年修行瑜伽的心得。
现在的我不再追随时尚的脚步,只沉浸在瑜伽带给我的健康天地间。接下来我打算花下半辈子,享受其中的乐趣,继续沉醉在瑜伽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