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暑假怎么过?问问周围,十有八九是宅着,没有升学压力又不用参加辅导班,宅就成了生活的全部。注意哦,这样可能会让你陷入社交恐惧中。近日,演员范伟在一档节目中说自己“喜欢宅在家里,最怕出门应酬,险些患上社交恐惧症。”其实,对即将进入大学或社会的年轻人,如何社交是重要的情商体现。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博士提出的建议是:内向的人不妨做做志愿者,也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的暑假一般从6月底到9月初,有些学生会抓紧时间尽情玩乐,也有一些学生选择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体会帮助人的喜悦。美国在大学之前必须有义工经历,否则你就别想上好大学了!
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博士曾帮助过的爱玛·汉森,原本不善与人交谈的她,经过多次的志愿者经历后摆脱了心理障碍,不再害怕人群,更懂得如何将欢笑带给大家。
经当地志愿者协会帮助,汉森加入了中央佛蒙特州医学中心的志愿者行列,一到暑期,医院就有许多年轻的志工面孔,在年长的病患眼中就像是孙子般可爱。和其他的志工一样,汉森要起个大早,当大家仍在睡梦中时,他们每天清晨四点半就已经起床,迎接崭新的一天。 每位被分派到不同的定点服务,内容包括分送病历档案、协助病人就医,还到院外的疗养院做关怀。
有很多国际留学生,在疗养院里用不太流利的英语,为老人自弹自唱表演,诚意十足的模样就会引来大家开怀地笑。
原来很难想像自己能在陌生人面前唱唱跳跳得如此自然。十七岁的Hoan Cu (越南女孩),去年在医院做志工时,被安排到老年疗养中心,除了学会如何与老人家沟通外,更让原本不流利的英文进步许多。“这里很多老年人自尊心都很强,不容易被说服,这时候我就会蹲下来和他们说说话,用诚恳的眼神告诉他们可以信任我,那种感觉很棒。”
据美国《新闻周刊》在线杂志2013年7月4日
相关阅读
给社交恐惧做“脱敏”
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医师 姜长青
临床上系统脱敏疗法是治疗社交恐惧症最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质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比如,一个人很怕猫,为让他克服对猫的恐惧,先让他看猫的图片,再让他用手触摸假的猫,再逐渐让他看、触摸真的猫。经多次反复、渐进练习,让患者摆脱焦虑和恐惧。
当然,还可进行“森田疗法”,它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顺其自然”,即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打破神经质病人的精神交互作用。要求病人在这一态度指导下,正视消极体验,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痛苦也就减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