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7月25日> 总第1042期 > 11 > 新闻内容
负情绪积多了身体受拖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闵宝权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5日  查看次数:  

  作者简介:闵宝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眩晕、头晕、头痛、痴呆、抑郁焦虑、恐惧、失眠、青少年各种心理问题、脱髓鞘病、老年变性病、颅内不明性质病变。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下午。

 

  近年来脱发严重;双眼疲劳总想闭;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觉得委屈总想哭;气短得厉害,喘不上气来;嗓子、胸口发堵,有时一阵阵的心慌;嗜睡,失眠交替出现;便秘、腹胀,排泄不痛快;口臭、腰膝酸软;晨起双手胀得厉害,双眼睑肿……

  这不是多位患者的病情汇总,而是前来就诊的一位60岁的老人,列出来的自己身上多达20多种的不适症状。

  在辗转了几个科室之后,老人来到了我的门诊,根据她的描述,又让她画了屋树人图(一种心理测试方法,通过画出来的房屋、树木、人的细节,来反映人对环境的适应以及自身特点等)后,老人的这些不适,诊断为焦虑症所致。

  老人不明白,在出现症状之前,确实有一段时间,经历了很多烦心事儿,但都过去很久了,现在早就不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了,为什么身体还会不舒服?很多患者在被确诊为焦虑症后,也都会这样来问我。

  我们的身体其实就是个记忆仓库,不管您愿意不愿意面对,曾经经历过的伤痛、无奈、哀怨早已悄无声息地潜伏下来,暗藏在仓库的某一个角落了,表面上感觉是消停了,但其实这些不良情绪却在体内慢慢地发酵发酸,继而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虽然身体和内心觉得特别难受,却往往很难查到一些器质性病变。

  不得不承认,负面情绪的清除,对我们的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我们经常鼓励大家进行自我调整,直接面对这些负面事件,重新梳理,把负面情绪尽可能处理好,但如果自我调整的效果欠理想,不良情绪积累时间久了,自然身体就犯病了。所以,对来我这就诊的患者,我都会告诉他们几个发泄的小方法。

  可以每天去公园,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喊来发泄,抹不开面子的,也可以试着在家砸垫子,或者双手紧握拳头、用力跺脚,跺脚时再配合一声大叫。

  还有一种最简单却最有效的,就是静坐观呼吸。

  试试每天静坐10~30分钟,平静呼吸,平静打坐。刚开始时用鼻吸气,用嘴呼气,尽可能多吸气,吸气时肚子鼓起来,尽可能把气都呼出去。10分钟后可以仅用鼻子呼和吸,平静吸气,平缓呼气。意念可集中在呼吸上,想象吸入的是新鲜空气,呼出的是浊气。边呼吸,边放松,脑子尽量什么都别想,刚开始可能脑子乱想,有某种想法闯入脑袋,让其自然来,再自然走掉即可。一切顺其自然,慢慢内心就可能会变得平静些,身体变得柔和些,头脑变得轻松些。

  静坐呼吸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我也常常推荐给需要的人。多位朋友给我反馈,刚开始练时内心不能静下来,也表示怀疑其功效,但继续练几天后,感觉内心真的不那么躁动了,睡眠也见好。

  在家里,临睡前静坐最易进行。只要每天坚持练习,焦虑、心烦、失眠也就不再来烦扰了。

  就医指南

  神经症:焦虑会导致一系列的躯体化症状,除了文中老人所提到的内容,还有头颅下陷感、紧箍感、蚁行感、某处皮肤发紧感、突出感等,都是属于神经症的表现,需要到神经内科就诊。

  精神症:若认为自己不是自己、自己内心被洞察感、思维被控制感、好像谁都对自己有敌意或议论自己,反复声称看见或听见别人没看见或听见的东西声音,等等。这些已超出神经症的症状范畴,要考虑为精神症状了,应尽快去精神专科就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