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7月04日> 总第1036期 > 10 > 新闻内容
旅行的执着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于 琨/文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当65岁的秦伯益终于可以从科研第一线退下来时,一个长久以来萦绕心头的想法便萌发了,连续10年的“壮游”历程由此一发而不可收。

  中国人几乎都知道黑龙江,但对于这条中俄两国界河的发源地以及曾经的历史,知晓的人却不多。

  2003年的冬天,71岁的秦伯益冒着接近零下33摄氏度的严寒,只身从齐齐哈尔坐火车到加格达奇,再转车到中国最北端的漠河县。此时距黑龙江边的北极村还有将近30公里的路。冬季的漠河白天只有五六个小时,为了探访严冬中的黑龙江,秦伯益包了一辆出租车,在积雪中来回奔波了将近60公里。他在游记《冬游黑龙江》中写道:“我喜欢骄阳似火,也喜欢千里冰封。夏游热,冬游冷,顺天而行,其乐融融。”

  每次出行前,秦伯益都拟出一份详细的出行计划书,包括路线、食宿安排和预算,从1997年至今已积攒了厚厚的一沓。旅游时所拍的照片,分门别类收藏起来竟有两万多张。

  为了瞻仰红军长征中腊子口战役胜利纪念碑,秦伯益独自包下一辆出租车,来回用了11个小时。10年特立独行,秦伯益丝毫不觉得孤独,“无人干扰,无事分心,专心致志地与自然对话,与古人对话,这就够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