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很多孩子爱吃冰棍,有的甚至一连吃好几根。但这些五颜六色的冰棍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对孩子的健康有何影响呢?
实验背景:很多价格较便宜的冰棍其实就是“水+糖+添加剂”组成。就拿很多人爱吃的山楂冰棍来讲,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成分有所不同,但是主体成分是一致的,无外乎水、白砂糖、饴糖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有的会添加大约五分之一的山楂浆与果肉。
实验目的:通过下面的实验,让大家直观地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冰棍是如何制成的。
实验过程
①按照市面上一些冰棍“配料表”准备实验原料:饮用水、糯米(淀粉)、白砂糖、食盐、甜味剂(甜蜜素、安赛蜜)、酸度调节剂(柠檬酸、苹果酸)、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拉胶、黄原胶)、色素、食用香精。
②在饮用水中将加入适量糯米(淀粉),煮开。
③加入白砂糖、食盐,搅拌至溶解,依次加入甜味剂、酸度调节剂、增稠剂、色素、香精,调配苹果、牛奶、草莓、橙子四种口味冰棍。
④将调制的溶液倒入模具,冷冻四小时以
分析总结
冰棍中涉及到的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甜味剂、酸度调节剂、增稠剂、色素、香精,有的还会有乳化剂。只要是在国家规定的种类、范围及剂量下使用,对人体无害。但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这些额外的食品添加剂会增加他们肝肾的负担。
冰棍吸引孩子的秘诀在于五颜六色的颜色与五彩缤纷的口味,这些大都是色素和香精赋予的,在各类食品添加剂中,色素和香精对孩子健康影响最大。天然色素比人工合成色素好,但着色力差、不稳定、成本高,目前在食品中使用率不足20%,香精更是人工合成的占主导。研究表明,合成色素与香精摄入太多,会增加儿童体内锌流失,导致食欲降低;生长发育迟缓且智力下降;增加儿童多动症风险;甚至还会使儿童伤口愈合缓慢,影响生殖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