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返回首页
发刊日期:2013年07月04日> 总第1036期 > 01 > 新闻内容
疾病困扰中国
健康时报记者 魏雅宁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4日  查看次数:  

  小儿发烧、咽喉长疱疹,很像感冒或者手足口病,其实是病毒性咽颊炎。今年是该病元凶柯萨奇16病毒的流行年,2~6岁孩子易感。与手足口病不同,病毒性咽颊炎患儿的手、足、臀部没有疱疹。该病初期类似流感,孩子发烧、哭闹。图为空军总医院儿科毕淑英医生诊治患儿。健康时报特约记者王秋月/文 健康时报记者牛宏超/摄

  编者按:“慢病是一场对健康、对社会、对国家经济带来的灾难”,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2011年就曾如此警告。详见健康时报2011-06-06 总第833期23版报道。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近日播发了这样一则报道,称中国变得更富有,第一世界疾病也随之而来,中国人开始面临中风、心脏病和其他所谓的“第一世界疾病”的问题。

  所谓“第一世界疾病”,在知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看来,一方面是指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她正在面临着“第一世界国家”共同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指中国目前严重的健康问题,患病人数居世界前列。

  的确,在一系列数据面前,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慢性病正困扰中国。2013年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统计数据高血压患者已达3.3亿;2012年对全国6个省86万人口进行的分析数据估算,目前全国有脑卒中患者1036万人;2013年6月出版的《柳叶刀》杂志刊文称,2010年中国有919万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其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为569万。

  慢性病已成为中国的头号健康威胁。正如清华大学全民健康管理研究室主任、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生来教授所说,21世纪,国富民强,但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健康问题!不良生活方式已造成中国老百姓“一把粮食一把药”的生活现状。

  在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的比例超过80%,占国家疾病总负担的比重达到68.6%的现实下,人们的健康问题愈发凸显“人口老龄化,疾病年轻化,医疗过度化,健康娱乐化”的特点,洪昭光教授如是说。

  如何应对慢性病,或许最简单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即从转变生活方式做起。周生来教授给出的方法是,最简单的“管住嘴,迈开腿,每天有个好心情”。健康100分当中什么最重要?其中60分都是一天复一天的健康生活行为和方式决定的。

  至于改变生活方式这个方法是否有效?看看美国的科学家的研究便知分晓。美国研究证实,在引起死亡的因素中,70%以上是可控制的因素,例如体重、身体锻炼、吸烟、喝酒、血压和精神状态等。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80%的中风、心脏病与Ⅱ型糖尿病以及4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应对第一世界疾病,从当下开始,勇于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宣战。管住嘴,迈开腿,现在就做起!

上一篇 下一篇